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可以吹一生的一幅楹联(一)

可以吹一生的一幅楹联(一)

2019-07-24 22:34:23三少爷的微笑联圣三少 0条评论

序:相信对于学习楹联的联友来说,如果创作中能有几幅可以传世的楹联作品,此生足矣。笔者10年前曾写作出一幅七言楹联作品,咏古往今来最大的砚“欲把泰山研化墨;竟从沧海引来潮。”曾自诩为神品之楹联,为何有如此评价,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一。共鸣性

读者可以试着想象,我要把泰山当作墨砚中的墨来研磨,然后需要沧海的水才能作为墨引,第一眼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作品雄伟瑰丽,想象力太丰富了。诗家作法曾有诗言志,而楹联也是同理,足见作者的胸襟气势。此砚竟然以天地为怀,吞山纳海,可见共鸣。此砚不党不孤,独立于天地之间,可是联如其人乎?


二。偶然性

从前听古文说,某某大才子,竟能梦笔生花。我原本是不信的,现在我相信了,所谓文字,一样是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因为这一联就是我梦里作出来的,一字也不差。日有所思,夜有所感,楹联文字也是如此,只有对它十足的热爱,才可能真的梦笔生花。笔者略微遗憾的是另一幅咏云作品,竟然梦中只得半句“十万江山不忍拘。”


三。比较性

十年以来,网络楹联发展繁荣,作品繁多。类似于题咏墨砚的作品也不少,大家可以自己百度或公众号搜索有关咏砚的作品,真的很多。但与这幅七言咏砚作品相比,总是少了不少神韵。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大家可以自己私下比较下。七言楹联的魅力在于此,七言楹联的力量在于此,这也是笔者得以坚持二十年如一日写作七言楹联的动力。


四。可赏性

笔者曾想过,把自己写的不少经典七言以墨宝形式记录下来。可惜我蹉跎时光,硬是没学会书法。比如若把这幅咏砚的七言作品以书法写作出来,挂在自己的书房,将是何其幸事。幸好笔者的这一大大愿望通过联都联友张久生的宝墨得以实现,非常谢谢!


五。经典性

笔者每次和自己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尤其是讲到七言成联以及咏物题材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把这幅作品拿出来欣赏一番,每一次品味都有不同的享受。它代表了网络楹联的纯粹写作力量,更是与当下的楹联比赛作品质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好的作品终究是写出来的,不是比出来的。


结:亲爱的读者们,您们读了这幅七言咏砚楹联作品以后,有何感想?是不是好联就是天生的,这一波怎么吹都不过分。笔者曾写过5000幅七言楹联作品,类似的佳作还是有不少的,后面继续吹一波。请允许以我的一个神句来作为结尾:“人生更要大风吹。”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创作一生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