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仲秋,乘国庆黄金周大休之机,与同仁宋临风等一行专程赴浙江绍兴,来到早已向往的鲁迅故里,亲身感受一代文豪笔下的非凡景致……
来到鲁迅故里,不看朱家台门少了一半眼福;在朱家台门参观,如不观赏“鲁迅笔下风情园”却等于白来;在“风情园”里,没有细细品味其各式楹联则又是一大缺憾。
朱家台门位于鲁迅纪念馆西北侧,又称之“老磐庐”。其环境幽雅,颇多古迹,是绍兴古城保存得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系因其过去的主人叫朱阆仙而创立的门户。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戏称的“朱文公的子孙”则是其所指,朱氏“乐善好施”、菩萨心肠,正所谓“冬施姜汤,夏施蚊药、茶扇之类,因贫不能殓者助之棺,亲族告贷无不应助。”由此受过“急公好义”匾额和“捐资兴学”奖章。又悉,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内有名贵花木和一方不干涸的水池,绍兴名士程柏堂曾亲书“此地为望花宫故址,此池下通龙泉。”后又勒石于池畔,其“磐庐”即因石而得名。
“鲁迅笔下风情园”建在朱家台门的五进建筑中,依次设立“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男婚女嫁”等四个主体陈列品,总面积约三千平方米。整个“园”融真实性、丰富性、趣味性为一体,再现了鲁迅笔下的绍兴风土人情。在欣赏这些风情的同时,尤有诸多楹联耀人眼目,看过难忘。如“地似三山春似海;花为四壁船为家。”此出自擅写魏碑的“陶浚宣”之笔。“鸢飞月窗地;鱼跃海中天。”此为名家“董其昌”所题。写在“牌坊”的“旭日辉仁里;祥云护德钟。”乃是“朱关田”而书。题于“水榭”处的“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来。”乃是“喻革良”而亲笔挥毫。
如此众多的楹联,简直让人目不暇顾。可我觉得最值得一品的是由“王志刚”书写的一副长联:“廿四风吹开红萼,悟蜂媒蝶使总是姻缘,香国无边花为主;一百年系定赤绳,愿秾李夭桃成眷属,情天不老月常圆。”此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相符,更可贵的是通过对此地景色浓彩重墨而又恰到好处的描绘,好象呈现给游人一幅动感画面,将情与景、夜与昼、地与天以及动物与植物结姻,着着实实表现了“和谐、和平、和鸣”的永恒主题。然而,该联书写者断定是后代人氏,对其楹联的记忆可能略有差误。因从全联的艺术美和格律要求来分析,其下联的头三个字即“一百年”在对仗、平仄上欠妥。笔者以为换成“百千载”更为贴切且不乱格律章法。当然,正确与否,还须由诗词联专家和史学权威者给予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