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作者被“张冠李戴”的一副隆中楹联

作者被“张冠李戴”的一副隆中楹联

2019-06-17 22:55:44周晓东荆楚联坛 0条评论

诸葛亮是襄阳的骄傲,隆中作为他早期耕读之地,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游客,前来寻幽怀古。石牌坊、书院、武侯祠风光无限,而镌刻在门边,柱上的楹联,言简意赅,或赞美自然风光、或彰显丞相功德、感怀君臣契合。融山色人文以盈尺。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核心景区武侯祠有一副联;

伯仲之间见伊吕,

先生有道出羲皇。


此乃集句联,所谓集句联是用现成语句(诗词、成语、歇后语)拼凑成联,如林文忠集四个成语为自励联:

海乃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赵熙集白居易诗题薛涛故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

怎教红粉不成灰。


上联出自《直中书省》诗:“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下联出自《燕子楼》诗:“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集宋词;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上句出自南宋词人姜白石的《翠楼吟》,下联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它将西湖的绚丽风景融人联中,令人神往。
集文史句,包括赋、文、骈文、经典,如下联:床头见数帙书,便以学问相许--《宋·王徽传》宅边有五柳树,尝著文章自娱--《南宋·陶潜传》
还可以集白话,集石鼓,碑帖,因为上下联来源不同,而要达到浑然一体。这就要求作者腹笥渊博、文学素养极高。


隆中武侯祠这幅联;上联摘自是杜甫怀古五首,下联摘自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此集句联极夸耀之能是,赞扬丞相功德只有伊尹吕尚可比,其品德媲美羲皇时代的人。对仗工整,意思浑然,是上佳之联作。景区导游在介绍楹联作者时,称是张学良将军秘书黎天才,一些联书亦做这样介绍,百度资料更是如出一辙。但笔者不敢苟同。
原因如下;黎天才作为张学良重要谋士,曾参与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的谋划,作为历史人物,其生平历历在案。其人出生山东、上学北平、事业在东北,活动轨迹基本在北方,没有明显史料证明他来过襄阳。虽然此黎天才是北大才子,有撰联的能力,但是能写高水平联作的联家,不应该只有一副孤品传世。更重要此人籍贯是山东蓬莱。(古人有在书法绘画以及楹联落款署姓名籍贯)再看楹联上镌刻落款,明白无误是滇南黎天才。滇南即云南,天南海北,风牛马不相及。此联作者应当当另有其人。


笔者在《镇山名联集萃》中看见一副写金山寺的联;


只手挽狂澜,战事方殷,好统孤军援楚北;
一心辅民国,神威默定,直教八日定江南。


此联作者亦叫黎天才,然此黎非彼黎。他是出生云南文山的爱国将领,曾被授予陆军上将,一等文虎勋章,此联作写于其响应辛亥革命,攻打南京时。为缓解首义武昌的压力,以徐绍桢为总司令的苏浙革命联军决定拿下江南重镇南京,面对的是顽固的保皇派江南提督辫帅张勋,黎天才在其他革命军攻击受挫情况下,带领淞军浴血拿下乌龙、莫府两山,为攻取南京创造了有利条件。南京之战是清末最后一个重要战役。楹联说的正是此事。隆中这副楹联会不会也是他所撰?
1915年,其人为襄郧镇守使,1917年段祺瑞北洋政府倒行逆施,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大肆卖国。黎天才与荆州镇守使石星川在荆州组织靖国军。12月4日,在湖北襄阳率第九师全体官兵并联合第一师宣布独立,脱离北洋政府,震动全国。不久,他被推举为湖北靖国联军总司令,他登上襄阳昭明台满怀豪情撰联:
地休夸用武,
天未丧斯文。
此后随即带领靖国军全力投入护法战争。其人和襄阳有交集,有理由相信隆中武侯祠联是这段时间撰的。读联亦读其人,更读到那段发生在襄阳的波澜壮阔历史。


笔者感慨万千,这个“张冠李戴”的误会,并不难洗白,是因为其时不远,其人名高,尚可追溯。但是一些景点楹联,并不镌刻撰写作者名字,如武侯祠入门的一副楹联;


冈枕南阳,依旧田园淡泊;
统开西蜀,尚留遗像清高。


以致作者湮没无闻。一些楹联仅留下撰写者名字。如;


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光绪十四年七月既望,山阴布衣单家驹]
这些作者出生布衣,不入史册典章,无法考据他的生平,更无从得知撰联背景。在领略这些精美文字后,不能再做深入的挖掘,未免美中不足。古人并不懂知识产权的保护,留下这些空白,真的太遗憾那。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隆中诸葛亮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