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幼就喜欢中国的古诗词和对联,但真正有意识进行创作还是从去年加入中华楹联、联都、联斋等微信大群后才开始的。在这些联界闻名的微信群中,我首先是读到了许多好楹联作品,然后自己也慢慢的涂起鸦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便想作之者。创作,特别是参赛应征,联题往往是自己此前不甚熟悉的,于是就得处处找资料,大半年下来,居然发现,自己不仅是创作了一些楹联作品,更是长了不少知识,真是有心插柳枝条弱,无意栽花颜色新。
先说读联。以前看到好的楹联作品,往往只是陶醉于其音律、词藻之美,既然有心要学楹联了,那就得认真地读懂人家的好作品,得努力去揣摩人家作品的意思、意境和技法,因为只有读懂了,才好学习借鉴,取人之长,为己所用。真正用心去读了,这才发现,原来读懂一副对联特别是一副好对联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十分凑巧,当我开始自觉学习对联时,就曾读到了我中专阶段的同班同学、湖南省著名联家钟九胜先生的一副对联:
岩上春花,门前秋水,此间真趣凭谁说?
日耕东岭,夜读西厢,亘古遗风喜自知。
这是老同学2018年参加“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一副获奖作品,写的是我老家邻近县也就是湖南省新邵县的严塘镇岩门村。湖南作家何俊良先生还专门为其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评论文章也在同一赛事中获得了“参赛作品评论奖”。结合二者,我不仅了解了这个邻县人文名村(这个村子当代居然出了20余位诗人),而且学习了对联所化用的古人诗文意象,体会到了“联语的质地和厚度”,更是学习到了老同学“从精神风貌着眼,以情感切入”,从而切合大赛主题“九州雅韵”的高超技法,简直有种“读懂一副联,不输一本书”的获得感。
中华楹联、联都、联斋等等微信群或者公众号里刊发的一些获奖或者未获奖的优秀对联,也都时时让我获益良多,这样的例子有许多许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例举。
再说作联。在认真学习了《联律通则后》,个人创作对联时,总想找个新角度,表达新意蕴,往往在每副对联动笔前,都想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和学习相关知识。如去年一个微信群为三门峡吕远先生、吴盼小姐新婚征贺联,由于我此前加入了三门峡的中华楹联微信群,在以前征联活动中对三门峡有了许多了解,中流砥柱、紫气东来这些与三门峡密切相关的典故已是非常熟悉,觉得有一定基础,所以,便思考如何写好这副婚联,就去网上查找了吕、吴二姓的相关资料,这才知道了吕、吴二姓据说都源自炎帝姜姓,再后来读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时,更进一步知道了先秦姜姓家族的巨大影响力,联系到以前熟悉的太公姜尚、画圣吴道子等历史名人,于是撰写了如下一副贺联:
远近五千年,同脉同根,女貌郎才,太公寄语中流砥柱;
盼来两大姓,合心合德,子贤孙孝,画圣题图紫气姻缘。
不想这副贺联竟被吕远先生的父亲、书法家吕江枫先生看中,并要发我红包。我觉得写对联自己还在学习过程中,过程的享受比红包更有意义,知识的收获是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于是就让吕江枫先生将其作为给一对新人的贺礼了,后来,吕江枫先生亲笔书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寄给我,让我欣喜不已。一言以蔽之,这次写对联,我一是收获了知识,二是收获了书法作品,三是收获了友情,不创作,这些收获可能都是没有的。这些收获来源于创作,得益于创作,更比创作本身丰富得多,创作之乐,远非一件作品本身所能涵括的。
再如,去年冬至节前,中华楹联微信群征集同题冬至节的楹联作品,我刚好有时间,就又去查找关于冬至节的资料。真感谢现在网络时代的便利性,随便一输入,就能查到任何知识点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知识。在这次创作中,我就知道了关于冬至节的别名(如冬节,贺冬,长至节、亚岁)、历史渊源、地理意义、气候特征、民俗活动、传统饮食、保健养身、相关文化等全面知识,大长见识,大开眼界,在此基础上,我写了如下一副短联应征:
数九贺冬,一阳来复;
勾双描字,三福如期。
当期主评纪根起老师和编审方留聚会长给我这副对联的评语是:“入题巧切。数字对,运用自如,联文颇具匠心”,并给评了个优秀作品。我想,如果不是为写对联而去学习,关于冬至的知识我可能还停留在二十四节气之一、吃饺子、冬至进补等有限的方面。联中“三福”指的是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后来自己再读这副对联时,总觉得这个词有点“偏”也有点“怪”,不好理解,不容易被接受,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于是几经思考,最终改成了更为常说的“五福临门”中的“五福”,“五福”之说,来自《尚书·洪范》,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等,后者可能与当代中国老百姓的心理距离更短些。不用说,关于这“五福”具体内涵的知识也是来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虽然“五福临门”这个词可谓家喻户晓,但“五福”的具体所指可能就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了。
由此,我想到了征联评委的辛苦劳动和博闻强记。要评好数百副甚至成千上万的应征参赛作品,自然需要先读懂作品,然后才能分出高下。但评联时间往往很紧,作品中使用的典故、化用的诗文、运用的技巧,等等又都各不相同,要准确评定出等级或者优秀,远非掌握所谓的“六相”就足够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写联,不知联难写,更不知联难评,真得给评联老师们好好点个赞,您们真辛苦了!
有人说,中国下一个文学高潮将是楹联创作,这个目前可能还难以断论,但个人体会,写对联,可以长见闻,明事理,知苦辛,怡性情,舒心志,增强大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我想这个说法应该是能够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