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有帖春联的习惯。好的国内建筑设计,门两边必须留下对联的地方。现在有些商品房设计照抄西方筒式建筑风格,对联往往有一边得歪着贴,这就是典型的不上心。
对联,属于汉族传统文化,又称楹联或对子。汉语很早就开始运用对仗了。传说尧时代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已经有了对偶句的雏形。后面诗经和楚辞范例也不少。如诗经中的“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而楚辞中的“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更是被《梦溪笔谈》认为是错综对的鼻祖。
但要说到对联,就不止是对偶句了,得把对偶句写出来,挂起来,这才能叫对联。目前公认最早的对联,是五代后蜀主孟昶写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个人认为,因为是写在桃符上,作为最早的春联没有问题。但是最早的对联,就比较可疑了,因为五代这个时间,太迟了。
桃符
●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
众所周知,唐代达到近体诗的顶峰。而随便一篇五律、七律,颔联和颈联,往往都是严格对仗的。所以唐代不缺对偶句,需要考究的只是有没有以对联的形式挂起来。
目前陆续发现了一些出现于据称出于唐代的对联作品。比如方东先生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上发现三幅唐代的堂室对联: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这是唐代进士林嵩所题自己读书草堂之联,时间在860年--873年)
还有两幅对联为陈蓬所题。
一: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
另一: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但县志是清代所修,如无实物,只作孤证,说明力就不够了。像陈蓬所题的“竹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有人就指出这是他写的《题松山诗》,见于《全唐诗》第862卷。虽然全诗已佚,仅存这两句,《全唐诗》称之为“句”,并没有其为“对联”的证据。
更像回事的是《江州义门陈氏家谱》,载有唐僖宗御笔亲书“义门陈氏”匾额,旌表江州陈氏,并赐对联一幅,
上联为“九重天上旌书贵” 下联为“千古人间义字香”
至今,陈氏宗祠还刻有此联。但陈氏宗祠刻的联仍然可能是后人所作,所赐对联没有见于其他记载,所以仍是孤证,只能存疑。
关于对联的起源,谭嗣同有一个考证,他在《石菊影庐笔识》中,把对联的起源定在梁代。他说:“考宋(应为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但这个结论很有问题。这哪里是对联,明明是对诗。上下联末句句脚要求一仄一平,而“卿”与“生”都为平声,且正好押韵,仅此一点即可知两人都不是在作对联而是在作诗,两人的句子合起来,还是一首带有永明体色彩的诗(句数不定,可通篇两两对仗)。
百度对联词条有一个更荒谬的说法,
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
这个估计是词条估计也是“百度”来的。所谓“历史记载”,哪门子历史有载没说,其中内容破绽太大了,也不看看基督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三国时期就有铁十架了?最关键问题是,这副对联,写得太好,太工整了,不但上下联偶字平仄、词性对仗严格,连每一句中的平仄交替都考虑到了。在沈约的四音八病理论出台之前数百年的三国时期,能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他应该顺便再吟一首《念奴娇》的。
总结一下,联句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春联,公认是孟昶写在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而最早的对联,尚无定论,最大的可能出现在唐代,目前虽然零星证据不少,还缺少能一锤定音的有力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