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段维:略说对联生态

段维:略说对联生态

2018-11-21 22:36:08段维荆楚联坛 0条评论

当代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指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其实,我们传统文学层面上的“生态”也很有意思。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杜甫《晓发公安》诗:“隣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这里的生态分别指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态,应当包含以上两个层面的意义。


      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单一的生物无法构成丰富的生态系统,甚至连自身都无法存活;并且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如何相处也是十分重要的。纵观联坛生态,大致可以按语言风格划分为所谓的“老干体”和“文艺体”。有人还划分出“征联体”,这其实已经突破了同一逻辑层面来谈问题了。因为征联体也可以包含老干体和文艺体。那什么是老干体对联呢?大约是从老干体诗词引进过来的概念吧,指的是口号化、概念化、公文化的歌功颂德的联作。只不过老干体诗词更复杂一些,有所谓的“左干体”,其实就代表老干体的正宗;还有所谓的“右干体”,即与老干体的本旨相反而表达风格类似,主要是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并且受到部分人的追捧。而对联似乎很少有公开的“右干体”倾向。抛开这些概念的琐碎纠缠,个人觉得,所谓的老干体对联古已有之。据说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明显就带有“老干体”的风格表征。因为对联的实用性强于诗词,春联本就是应喜庆之景而歌功颂德的产物,因而这种老干体风格就比较自然地生成并很少受到诟病。以此臆断,老干体对联应该早于老干体诗词。因为在人们看来,诗词更注重艺术性,所以对老干体诗词更早地发出了质疑和批评声音。而对联的实用性较强,人们对老干体对联就相应地更宽容一些。不过随着网络对联的兴盛,文艺体对联开始大行其道。这类风格的对联不以实用为主要目的,而更趋向追求诗词的“兴观群怨”。据说网络最有代表性的文艺体对联有怀抱昆仑写雪的对联“始于纷乱,终作清白”;谢青堂写登山的对联“山抛日月聊相戏,石证春秋只不言”。这些联作更追求意境或哲思,与诗词的意旨更加接近。后来,网络对联发展如火如荼,文艺范也越来越足,老干体对联便开始受到网络江湖的歧视和嘲讽。其实,从生态学意义上来审视,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过去所谓老干体对联一统江湖,正好说明联坛生态单调、委顿。文艺体对联的勃兴,无疑给联坛带来了一股春风,当然也带来冲击。传统的老干体会觉得,所谓的文艺体对联,不过是些堆砌辞藻的华而不实的小情调的宣泄而已。客观地看,这正好说明两种风格各有所长,如果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们的联坛生态会比现在丰富许多。如果两者一时不能融合发展,那也应该允许各行其道,相互尊重,相互砥砺,共同为当代联坛贡献自己那一抹最亮丽的色彩!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生态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