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兰州秋雨绵绵,静坐书斋,使得闲暇整理匣中旧纸,翻看一些关于当代联坛的资料,不禁忆起已故八年的袁老第锐先生。
袁老已诗才闻名天下,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当代甘肃楹联史上,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引路人”。
袁老自题诗稿
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传统文学领域也焕发出一股生机。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打破沉寂已久的氛围,以两行文字为志,为弘扬楹联这一传承千年的国粹乐此不疲。1980年代初,楹联文化热潮,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不少地方的文化视野当中。1984年,一份关于建立全国性楹联团体的倡议在大江南北得到广泛响应。消息传到陇原时,大家首先想到能担此之任的,是三年前发起成立兰州诗词学会(甘肃省诗词学会前身)的履甘川籍诗人——袁第锐。
袁第锐,1923年生,重庆永川人。原国立政治大学高等科毕业后,辗转甘肃,历任新闻记者、编辑、甘肃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临泽县县长等。解放后任西北人民大学、甘肃省商业厅干部学校教员,省政协常委,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1981年,在萧华、杨植霖等老同志的支持下,袁老筹建我国最早的一批诗词组织——兰州诗词学会,并担任秘书长。1987年4月,兰州诗词学会改组为甘肃省诗词学会,袁老又任副会长兼秘书长。1993年他当选省诗词学会会长,并于1997年增选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中联会首批会员,袁老是甘肃唯一代表
袁老热衷诗词创作与研究,著作等身,但也喜好楹联,生平撰制颇丰。他常与人言,诗联本质上是相通的,姊妹艺术互为借鉴,为诗者应擅联,为联者亦应擅诗,不可隔离。为此,当得知一个全国性楹联团体即将发起时,袁老欣然接受邀请,作为当时甘肃省唯一发起人,参与了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事宜。
1985年《对联》杂志创刊号刊登袁老贺联
1984年11月5日,中国楹联学会在北京成立,由此开启了当代中国楹联事业崭新篇章。袁老作为参与者之一,欣然题写一副贺联:“探亭园山水之奇联,期重振乎绝学;究兴观群怨之奥秘,宜有助于他山。”此联经兰州著名书法家沈年润书写,当日,就悬挂在中联会成立大会会场。
中国楹联学会首届理事会名单
在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中国楹联学会首届理事会,袁老作为发起人和甘肃地区唯一一位代表,当选37位理事之一。如今,翻开这份泛黄的发起人及理事会名单,一位位当代联坛璀璨的明星,就像一座座丰碑令后来人敬仰。我们欣慰,这其中有“甘肃”一席之地,而鲜为人知的是,是袁老这位诗联并重的老前辈,此时为甘肃学人代言。
中联会转寄出版社委托袁老主持编纂《甘肃名胜楹联》的函件
1985年前后,几番联络,他与同样喜好楹联的甘肃教育学院副教授安维翰取得联系。此时的安老,已经从事楹联教学及资料收集三年有余,考虑到甘肃地区楹联文化历史悠久,历代联家辈出,他们都认为,十分有必要成立一个面向全省的楹联文化团体,团结带领全省楹联爱好者,共同推动新时期楹联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他们一拍即合。袁老积极支持安老筹建甘肃省楹联学会。终于在他和曲子贞、刘海声等几位先生的协助下,1986年10月,甘肃省楹联学会宣告成立,成为全国第七个省级楹联团体。在10月28日举行的成立大会上,袁老高风亮节,与诸位代表一起公推安老为首任会长,他同应中逸、匡扶、郭扶正、张思温等诗联名家一齐担任顾问。会上,他即兴创作一联表示喜悦之情:“四化风云惊宇宙;三陇人文萃古今。”联语即紧扣当年时事,富有新意,落笔又大气磅礴,寄予厚望。
袁老为甘肃省楹联学会成立所撰贺联底稿
据参加成立大会的联友回忆,当时,会议气氛融洽,欢声笑语不断。袁老在会上还即兴发言,并挥毫助兴。
此后多年,直至2010年4月辞世,袁老一直坚持楹联创作,并主持编纂《石佛沟诗词楹联选》等楹联著作,留下大量耐人品味的联语佳作;并且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甘肃楹联文化事业,主持策划、评审了多项全国、全省楹联赛事;他还奖掖后学,培养了一批诗联并重的陇上才俊,如今仅省楹联学会班子成员中,如陈乐道、高财庭、廖海洋、李青松等,或曾受其指点提携,或列其门生时常受益,传为一时佳话。袁老不仅是当代,乃至时至今日,甘肃诗坛公认的领军人物,也是当代甘肃联坛名副其实的耆老名家。
袁老在列的甘肃省楹联学会首届顾问名单
2016年10月15日出版的《兰州晨报》在一篇题为《甘肃楹联:一场传承千年的“陇中对”》的专题文章中说道:“承接晚晴余韵,民国时期甘肃楹联的影响也一直持续,范振绪、冯国瑞、王新令、魏振皆、马景山、张思温、王少兰、袁第锐、张举鹏等,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文革’仍坚持楹联创作,将楹联艺术代代传承至今。”文中将袁老列为甘肃百年楹联史上的标杆性人物之一,应是毫无争议的。
袁老为甘肃楹联书画院副院长黎明先生书赠嵌名联
“功成不忘故人情”。2014年9月,甘肃省楹联学会总结学会成立二十八年来的不易历程,在全省范围选定追授了四十位“甘肃省弘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这其中就包括袁老。省楹联学会在表彰文件中写道:
“甘肃楹联事业走到今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会员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那些老领导、老同志、老专家、老会员的关心关怀。二十八年来,甘肃楹联事业从无到有,是他们为我们给予了前进的动力,是他们为我们铺平了脚下的道路。二十八年来,许多同志已经等不及看到今天这个光荣的复兴时刻,他们已经令人惋惜地离开了我们。此时此刻,让我们以追授荣誉这种方式,来缅怀过去二十八年中,为甘肃楹联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四十位前辈……让我们继承前辈们的遗志,在新的时期,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携手开拓甘肃楹联事业更新更好的局面。并祈愿所有为甘肃楹联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前辈们永垂不朽!”
文化依靠的是传承,如果没有前人的积累,也就无法拥有超越他们的视野,也注定我们不会走远。
作为一名后辈,庆幸自己因缘际会收藏到这些珍贵史料,乃至今天有机会剥去历史的尘封,为大家讲述袁老这段值得追思的楹联情结。
袁老曾为纪念当代著名女诗人沈祖棻先生撰有一联:“一千年无此作;四海内仰斯人”。不妨借用一句,如今“斯人”虽逝,而袁老诗联并重、与人为善的事迹和才情、品德和胸怀,仍值得我们后来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