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祠堂里的楹联写的什么

祠堂里的楹联写的什么

2018-07-27 22:36:57我是岑夫子威海市东鲁书院 0条评论

祠堂,一个现代人听起来陌生而又久远的名字,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消失的地方。但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在古代,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宗族都建有祠堂,而且祠堂是每一个宗族村落中最有气势、最有文化、最庄重肃穆、最让人心生敬畏的地方。他是家族的祭祀中心,族长的行政中心,族人的教化中心,宗亲的议事中心,体现了族人祖先崇拜的信仰和宗族自治的管理理念。


祠堂无论规模大小,都会悬挂有楹联和匾额。楹联,也就是对联,通常悬挂于祠堂的楹柱上,所以又叫楹联。走入祠堂,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挂于祠堂中的楹联与匾额,楹联和匾额是非常有讲究的,上面的文字往往由本宗族德高望重的人反复推敲才能确定,延请族中书法精湛者撰写,刻工细致,漆艺绝伦。楹联和匾额分别悬挂于楹柱和门楣之上,最能体现本家族的文化特色。


祠堂楹联与匾额


祠堂的楹联大多以颂扬祖先的功德、记录家族的迁徙、冀望于家族兴盛、劝诫子孙、教化后人为主要内容。


例如:

陇西堂李姓祠堂楹联为:“系出陇西,将相公侯光国史;宗开淮左,忠良孝友笃家风”。反映了李氏家族的祖源、家族的显赫和家风传统。


文氏祠堂楹联为:“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以来,无一人肯辱青史;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此八者足振家声。”


易氏祠堂楹联为:“言易招尤,对朋友少说几句;书能益智,教儿孙多读两行。”告诫儿孙谨言慎行,读书启智。


杨氏祠堂楹联为:“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


此外,还有“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等楹联,均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和对后世的殷切期望。


除了楹联,祠堂中往往还要悬挂匾额。比如写有“李氏宗祠”或“俞氏宗祠”的门匾,还有写有“千古家风”、“孝廉方正”、“祖德千秋”、“昭穆百代”等悬挂于堂檐各处的匾额,均反映了严肃的家族门风。


祠堂匾额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祖先崇拜是国人最古老的信仰,体现了古代社会以孝传家,以孝治国的理念。令人遗憾的是,在60年代的那场文化浩劫中,北方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损毁,或改作其他用处,祖宗的牌位、家谱等也皆被焚毁。如今,在北方已难见祠堂的踪迹。而在南方一些重视传统的省份,如浙、赣、皖、粤、闽等地还有较多的祠堂得以保存。但大多已属于历史文物保护的性质,成为了人们参观游览的场所。而真正的祠堂和宗族文化却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存在。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楹联祠堂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