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关于楹联美学答读者问

关于楹联美学答读者问

2018-05-27 23:06:54涂怀珵荆楚联坛 0条评论

《对联美学初探》一文,在读者中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文系学生中引起了关注。例如,广东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杜柳依说,今读到销售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教育类核心期刊”《现代学术研究杂志》上长篇论文《对联美学初探》,受益良深,才知道“对联是诗中之诗”。因此,我希望大专院校中文系开设“对联选修课程”;文中提到“酿造对联诗味美的艺术技巧是‘主观感情客观化’”,这很有意思!请再举一个人所共知的例子解释一下……。


答:关于“诗味”,自陆机《文赋》始,到钟嵘以味论诗,说来话长,总之是指作品的审美特质,“它表现为作品中无处不在却又不能实指,具有朦胧、飘忽、弹性的一种弥漫于诗境中的多层次的情绪氛围。”我曾在《认识对联“初生代”及其对偶修辞》一文中谈到“凡文学艺术作品之品位往往以‘诗味’多寡见高低的。如诗味之中讲究虚实相生,书法要求‘黑处是字,白处也是字’,绘画要求‘目尽尺幅,神驰千里’,音乐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楹联是‘诗中之诗’,当然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你是大学中文系学生,你希望大专院校中文系开设“对联选修课”,很宝贵,可见你的认知水平之高,我很欣慰!一百年前的读书人,几乎都会撰联并以不懂对联为耻;现今大专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是否都会撰联?据说有些教授、博导至今不知联律为何物?!还有曲艺界有些著名演员亦不知联律为何物,例如“春晚”的相声节目中有“对对联”的段子,病联迭出。十几亿观众中,不知联律的,以为“这就是对联”,谬种流传,贻误青年;懂得联律的,则感到悲哀,笑不出来。我国“联律普及年”,在老百姓中收获很大,成效显著。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普及”到大专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授、博导身上,尚未“普及”到著名曲艺演员身上。未来的汉语言文学教授、博导,就在现今的课堂里;未来的曲艺名家,就在现今的课堂里。谁赢得年青的一代,谁就赢得了未来,因此,你提出的“希望中文系开设‘对联选修课程’”的建议,可谓真知灼见!


至于你在电话中提出要我再举人所共知的一个例子,说明酿造对联诗味美的艺术技巧是“主观感情客观化”,那是怎么“化”出来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举伟大的律句联作家杜甫创作的一副五字联为例,他以“感时花溅泪”对“恨别鸟惊心”。这是他当时在战乱中“春望”长安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痛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上联“感时”二字,下联“恨别”二字,都是主观感情,仅此不能成其为诗,它只是概念罢了。花、鸟平时都是可娱之物,当“感时”化为客观之花见之而泣,当“恨别”化为客观之鸟闻之而悲时,才是对物伤怀,抒发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和伤感,此联的内涵是极其深厚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味”悠长千古,因其具有普世性价值的文化高度而传扬出国门之外,至今活跃在全球汉字爱好者的心灵深处!酿造对联诗味美的艺术技巧千变万化,并非仅此一端。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我相信你悟性很高,希望你能闻一知十。


你还问到“梁公后半句说”对联这种文体,固有其特殊之美,“不可磨灭”。可否理解为“固自有其”就是与生俱来,“不可磨灭”就是永垂不朽,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之美”呢?


是对联文体诉诸于视觉的双边相对而起的“建筑美”吗?


是对联文体诉诸于听觉的平仄相间的“音乐美”吗?


是对联文体诉诸于心灵的生发血脉芬芳的“诗味美”吗?


答;上述三者,当然包括在对联“特殊之美”的诸因素中,虽然别的文体如律诗中也兼而有之。但就“建筑美”来说,对联文体独具的对称而起的双边,则更为美丽壮观!对称本来就是大自然赋予万物的一种美,对联用单音节方块字逐个筑起整齐划一的双边,来表达宇宙万物的对称和谐美,既符合美学上的匀均统一美,又符合哲学上的对立统一美,更符合诗学上的情景交融统一美;“统一”是形对意联亮点的聚焦!尤其是对联与书法结合之后,更加凸显出楹联作家内在情思,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人文精神,更为“建筑美”增添了光采!


“特殊之美”中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因素,就是对联文体与生俱来的双边“悬念美”!


作家在创作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或其它文艺作品时,乐意捕捉戏剧性因素,以求生动地表现生活和人物性格以及感人的情境,在处理情节结构时一般采用“悬念”“吃惊”等等手法。胡可先生谈戏剧进入高潮时,观众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整个悬念快要释怀的心理活动情景;他把面临那一刹那的紧张心情比喻为“是赌徒的摊牌,是垂危者的获救,是球赛最后一分钟出现的平局,是难产中婴儿的呱呱坠地,是证据齐备后的突然逮捕。”(见拙作《文体写作·戏剧文学》。1985年文心出版社)


我们创作对联亦如此。“对联上下两联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者设计的一个悬念,并不断破解这一悬念的过程。上联逾是精巧、别致,悬念就逾是神秘、新颖;而下联一旦被工整、完美地对出,如同悬念一经被彻底破解,此时,创作者获得美的愉悦和享受就逾刺激、强烈。(读者或观众在欣赏上联之后,而引起了急欲寻思下联对得如何的迫切感,即迫切追求破解心中悬念的强烈情绪亦如此。——涂怀珵注)但是,有时悬念的设计者和破解者并非同一人,前人的绝妙出联会令后人绞尽脑汁,悬念似乎就是藏在文人墨客可望却难以企及的头顶前方,诱惑你为此追求不懈。时间常常是(对联)悬念美的发酵剂,悬念持续的时间越长,悬念破解后的欣喜和愉悦就逾畅快无比,美的享受就逾甘醇、持久。”(引苏青文)对联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殊的悬念美,是愉悦人们的心智,慰藉人们心灵的。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楹联美学读者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