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广泛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成为助力学校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担负起“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时代使命。
在对联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故事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对联的距离,迈进对联的世界,对学生认识对联、学习对联、鉴赏对联、写作对联,达成对联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着深入浅出的作用;同时,学生用学到的对联文体,描绘学校和家乡的风貌、分享青春生命的成长故事,学以致用,进而感悟对联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故事的形式促进对联教学
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是许多对联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传统课堂大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故事,这种单调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基本达到教学目的,但在不喜欢、不善于阅读的学生眼中,文字则是乏味的。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普及,如果我们能将对联故事以文字+图片+声音的综合形式呈现,制作成生动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则可以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提高对对联魅力的体验和感悟。
例如:用PPT呈现“朱项两姓祠堂斗联”的故事(内容略)。首先,百度相关的图片素材,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加工,制作成五页的PPT,每页一个图片,置于上部,约占三分之二的页面,内容分别是:
朱氏祠堂挂有祠联:
两朝天子;
一代圣人。
项氏祠堂挂有祠联:
烹天子父;
作圣人师。
其次,在每页的下部配以与图片内容相对应的文本。最后,将文本录制成音频,放在PPT首页连续播放。这样,一个简单的集图、文、声一体的课件就完成了,其呈现的教学效果远远好于文字。
这样的课件非常适合用于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当然,教学的重点还是利用其中的两副对联来学习对联的形式要素,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等基础内容。
对联的初级鉴赏也是对联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解读对联、欣赏对联,是一个很有效果的手段。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用对联:
三杯竹叶穿心过;
两朵桃花上脸来。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头是百年身”
这样就可以尝试让学生把对联内容讲成故事,从而体验对联的文字韵味和感悟对联蕴含的哲理。
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达成课堂教学的高级目标。利用“朱项两姓祠堂斗联”的故事,还可以设置以下一些问题:看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对联有什么作用?人们通过对联要表达什么愿望呢?朱项两家这种用对联来争强斗胜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使学生在学习对联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用对联书写学生成长的故事
学习对联知识的目的,是在鉴赏对联美的同时,学会写作对联。目前,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对联教学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对联兴趣,以出、对句的方式来练习对联写作。这就要求出、对句的主题应该贴近学生和校园,内容由对联辅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目标是引导学生爱对联、爱学校、爱生活,分享青春成长的故事。
我们撰写的出句,都是学生熟悉的家乡或校园的风光景色,在与同学们共同用故事的形式解读出句后,鼓励学生用对句来补充或续写这个故事。以下是一些学生的对句:
出句1:赏一岭秋光红叶;
对句1:醉满园暮色黄花。
初一7班 卢心妍
学生的故事:出句是校园山坡上的远景,对句是校园内的近景,好一幅秋天的美景。
出句2:古寺钟声轻入梦;
对句2:空山鸟语最出神。
初一4班 陈 颜
对句2:幽亭月色淡如烟。
初一6班 严芷芦
学生的故事:出句是校外山中的唐朝古寺“资国寺”,对句是校园内的山光鸟语和小亭的月色,穿越时空的梦幻。
出句3:风过处桐江鹭起;
对句3:雨来时贯岭云飞。
初一7班 卢心妍
学生的故事:桐江是家乡的水,贯岭是家乡的山,风调雨顺的家乡真可爱。
出句4:桃花十里江南好;
对句4:燕子三声柳外闲。
初一10班 黄文星
学生的故事:出句泛写江南春色,对句是近镜头里校园的春声,这真是个有声有色的春天!
出句5:两岸潮音风送远;
对句5:一川雷响雨来急。
初一6班 严芷芦
对句5:孤舟浪迹雨飘零。
初一1班 庄舒蕊
学生的故事:什么也阻挡不了,风雨故人来……
出句6:动笔能描千古事;
对句6:斟杯可解一怀忧。
初一6班 严芷芦
学生的故事:一支笔穿越历史,一杯酒消尽忧怀,这就是人生。
出句6:沧海桑田花落尽;
初一6班 杜乐乐
对句6:朝风夕雨叶纷飞。
初一1班 詹 颖
学生的故事:时光荏苒,纵是繁花落尽,树叶还要飞舞,这不就是生命的顽强么!
出句7:红颜泪落胭脂梦;
初一6班 严芷芦
对句7:白发笑观天下局。
初一2班 林 琪
学生的故事:出句是青春的多愁善感,对句是老来的豁达,人生啊,且行且珍惜。
看了上面这些学生的出、对句,以及他们讲述的对联故事,你是否会为这些可爱的文字和生命而感动?
学习对联的路很长,青春的故事也很长……
(福建省福鼎市茂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