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一副对联要符合平仄的联律,就应该遵守字节要平仄相间、对字要平仄相反、上联末字要收仄和下联末字要收平这样四项基本原则。前一篇我们讨论了“字节平仄要相间”与“对字平仄要相反”这两项原则,本文接着来谈谈“上联末字要收仄”与“下联末字要收平”的问题以及对联平仄要求的宽与严问题。
一、为什么上联要收仄下联要收平
“上联末字要收仄”与“下联末字要收平”是创作对联的通行原则,也是辨识上下联的基本依据,征联活动中的“征上联”或者“征下联”都是依据这个原则来提供“出句”的。
格律诗绝大多数都用平声韵,这样便导致律诗的每一联都用平声字来收尾,这是因为平声舒缓悠长,在音韵上可以留下余音不尽之感。对联相当于格律诗的一联,于是便承袭了这个传统,所以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往往要求用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要求用平声。
一副对联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一平一仄,这是不能轻易动摇的原则。如果上下联尾字全平或者全仄,对联界的行话称为“一顺边”。例如:
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
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手机短信)
如果有人硬要说这则手机短信是一副对联,那就太缺少常识了。暂且不论它的词语对仗不符合要求,仅就“上联收仄下联收平”的原则来说,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字,就犯了“一顺边”的错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字不行,都是平声字也不行,比如“业精于勤,术有专攻”就不是合格的对联,因为“勤”与“攻”都是平声字。
也许有人会问,我不“一顺边”,如果我“上联收平下联收仄”行不行?回答是:在通常情况下也不行,比如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春风鸟语花香,夜月琴声书韵”,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对联,如果将上下联调换一下那么就可以了。总之,“上联平收下联仄收”如非特殊情况也是不行的。
那么有无例外的特殊情形呢?偶尔也有“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特例,但这种变格甚少。例如,以联话家常举的“海山仙馆”对联为例:
海上神山
仙人旧馆
这是一副为“海山仙馆”撰写的嵌字联,这副对联由于在上下联的一首一尾嵌入了“海山仙馆”四个字,不宜于倒过来上联说“仙馆”下联说“海山”,所以就出现了“上联平收下联仄收”的情形,实属无奈,情有可原。再如: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这是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其出处可谓众说纷纭,姑且采用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这样的:相传北宋年间,宋辽关系紧张,辽国派了一位使者到宋探听虚实。这位使者自认为读了几本汉文化的书,在朝堂上竟然出了一个对联上句“三光日月星”来考试文武百官。这个出句看似简单其实难度很大,因为第一个字是“三”,根据对联规则对句要“文字相别”,首字就不能再用“三”了。可是后文又必须用三种事物来对“日月星”,首字不用“三”那又如何能概括呢?如果对句不说三样事物,那么上下联的字数就会不相等,真是有些两难。据说苏东坡学士误了上朝时辰刚刚赶到,闻知此联后随口对道:“四诗风雅颂”。辽国使者忙摇头道:“不对,不对,你的下联只有风雅颂三样,怎么叫做四诗?”苏学士道:“阁下既然号称精通汉学,又何以不知雅分大雅和小雅呢?岂不是正好四诗吗?”辽使无语,灰溜溜地回国了。
其实,这副对联并没有违背“上联末字收仄”与“下联末字收平”这两项原则,应该说辽国使者的出句是下联,苏轼所对的是上联,只是后来传诵的人误将出句当作上联了,也就是说,这副对联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四诗风雅颂(对句:与下联相对)
三光日月星(出句:征上联)
懂得了上联收仄下联收平的道理,不仅可以为自己创作对联设防,不至于犯常识性的错误,也可以作为辨识别人对联的试金石。须知,许多征联活动的评委面对纷繁众多的应征稿件,第一道筛子就是看上下联的收尾字,凡是违背“上联收仄下联收平”原则的稿件,不论内容如何精彩都必须首先淘汰,因此当我们投稿参加征联活动的时候,也就首先要保证自己不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再举一个例子,某家大报的一篇文章中说,武夷山有这样一副对联:
世间有石皆奴仆
天下无石可兄弟
不难看出,这副对联引用有误,有两处明显违背联律:其一是上下联第四字“石”对“石”不符合文字相别的原则,其二是上下联收尾字“仆”与“弟”同为仄声,根据上联收仄下联收平的原则,下联末字应该是平声字才行。如果报纸编辑稍有一点对联格律常识就会生疑,一查对原联或资料,就不难改正过来,原联是:
世间有石皆奴仆
天下无山可弟兄
只因为对联格律常识的欠缺,编辑们就让谬误流传,贻笑大方了。
那么,究竟为什么上联一定要收仄,下联一定要收平呢?光说是原则使然还不足以服人,而应该明白其内含的汉语音韵学道理。因为平声字的发音特点是没有升降变化并且可以随意延长,而仄声字的发音特点与平声正好相反,它在发音过程中要么有升降变化,要么很短促,总之都不能随意延长。这样一来,对联的上下联的收尾字就可以针对平与仄的发音特点因势利导:因为仄声字短促有力,上联用仄声收尾声调抑而顿,既给人以言犹未尽之思,又容易续接下联;而平声字舒缓悠扬,下联用平声收尾声调扬而舒,既便于抒发联意中的情感,又能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无穷回味。
二、关于对联平仄要求的宽严问题
其实,对联的平仄要求在实际运用中还是松紧有度的,这就是所谓宽与严的问题,下面来分别说明,借以总观其要。
1、必须从严的关键环节
其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从严。如无特殊原因,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也就是要严格按照上联收仄下联收平的原则创作对联。
其二,字越少的对联(如三字联或四字联)越要讲究平仄分明。最好是每个字都严格按平仄要求落实,这就好比干活的人越少越不要偷懒,否则很容易被人察觉。
其三,每个字节的节点必须从严。例如:
歌喧/帅气/和风/正暖
花迎/美颜/丽日/方长
这副八言婚联上下联各有四个节点字,其中“气”对“颜”、“风”对“日”、“暖”对“长”都平仄分明,而“喧”对“迎”因都是平声则不合要求,如将“迎”改为“映”就好了。
其四,是中长联的明显语音停顿处或者短语短句的最后一个字平仄必须从严。例如:
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百态
喜怒哀乐,耳闻江湖群雄
这副习作联上下联的前四个字为一个成语式的短语且有明显的语音停顿,因此“辣”字与“乐”字就必须平仄分明,然而它们却都是仄声,像这种情形,可将下联的“喜怒哀乐”改为“喜怒哀荣”,让“荣”字跟“辣”字一平一仄相对就可以了。
2、可以放宽的一些环节
其一,对联中的成语平仄相间可以放宽。汉语中的成语极其丰富,它们精练的文字与丰富的内涵用在对联中,既引人注目又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是有一些成语的四个字并非是平仄相间的,诸如:黔驴技穷、愚公移山、去粗取精、力争上游、精打细算、群策群力等等,总不能把这些成语排斥在楹联之外吧。
其二,关于“三连平”或“三连仄”的问题也可放宽。古人用词都讲究平仄相间的声律美感,然而现代的许多三音节的新词却根本没在乎这个,诸如天安门、祁连山、新加坡、迎千年、微波炉、冰淇淋等等“三连平”的词语,又如互助组、跨世纪、奥运会、诺贝尔、望远镜、地铁站等等“三连仄”的词语,写入对联也是极其自然的。
其三、一些趣联、游戏联可以放宽。这一类对联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即兴而作,如果过于苛求那就无趣可言了。例如: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香茶。
这副对联的典故,据传是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到某寺中游览,寺僧见他衣著简朴就颇冷淡,只说了声“坐”,又对小和尚说“茶”。然而听郑一开口谈吐文雅,就补了一句“请坐”,并吩咐“泡茶”。再叙谈时,得知来客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就毕恭毕敬地说“请上坐”,并高声叫小和尚“泡香茶”。后来寺僧乞留下墨宝存念,郑板桥就将前事写成此联赠给他。像这种即景即情应对的趣联,它的上联七个字居然都是仄声字,但因为是如实记录的现场情景,全联又极其生动传神,那就没必要再去苛求什么平仄相间的原则了。
其四,涉及现代名人或者名言的对联也可以适当放宽平仄限制。例如: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这是历史学家范文澜的一副自勉联,语句精警,耐人寻味。然而上联的前两处节点字“凳”与“坐”、下联的中间两处节点字“写”与“句”,却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一联之内平仄相间的原则,而且下联用“写”来对上联的“坐”,又是仄对仄,这又违背了对字平仄要相反的原则。如果过分强调这些原则,这副对联恐怕是重病在身了,然而却流传了多少年,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死死咬住原则不放。再如:
发展/就是/硬/道理
廉洁/堪称/好/作风
这一副咏叹时政的对联尽管下联努力做到了“字节平仄要相间”(“洁”是入声字归仄),但因为上联四个节点字都是仄声,那么“洁”对“展”、“好”对“硬”就无法做到平仄分明了,像这种原本不是联语的语录入对联的情形,当然也就没有必要计较平仄了。
由此可见,对联的平仄要求,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坚持原则要允许有个别的变通,灵活运用平仄规律要时刻想到基本的联律,既能以不变应万变,又能够万变不离其宗,这样创作或赏析对联才能得心应手。当本文将对联的平仄规律解析至此的时候,也许有人会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些道理,可还是不能够正确运用平仄,因为我不知道哪个字是平声字哪个字是仄声字。是的,我也正要说这是掌握对联平仄的另一个关键问题,且待下一篇再来分解。
(未完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