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山之胜,在俯临扬子江,从水次送睇,楼观皆作飞动之势。山有明月亭,伊墨卿知府秉绶署联云:“月明如昼;江流有声。”用成语雄桀惊人。
一点想法
这八个字看上去实在是很简单。但仔细一想,又不是谁都能随便写出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喜欢用思力,不免着相,画地为牢。而这八个字,纯任自然。
但似乎也不是完全如此,“昼”字似乎费了些琢磨的,“雄桀惊人”的感觉特因这个字而带出。有的版本作“月明如画”,“画”字温丽,味道也更自然些。但我还是觉得“昼”好。曾听人讨论,觉得挺对:“金山之胜,在俯临扬子江,从水次送睇,楼观皆作飞动之势”,这是这个联的地理背景。“俯临”,楼观“飞动”,可想见山势之峻。因此,下一“昼”字,联的气势便沉雄,与其地风物的精神正相亢。而“画”字则显得柔弱了,放一秀丽园林或可,放在此地却不佳。这番议论,殊值玩味。
贰
潘伟如题江天一览亭联云:“天镜照晴空,李白乍来又坡老;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对彭郎。”语亦新颖。
一点想法
度娘了一下,说镇江金山山顶有江天一览亭。但从这联本身的内容来看,这亭应该是位于江西九江湖口县石钟山的。
“天镜”代指月亮,李白有“月下飞天镜”之句。天镜、石钟之对工极。李白、苏轼都曾到石钟山揽胜,苏轼还留下了《石钟山记》这一散文名篇,上联便是这样的来历。“小姑”为小孤山之谐音,“彭郎”为彭浪矶之谐音,两地均处江西彭泽,遥遥相对。苏轼乃有句云“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这个联开拓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都很阔。“天镜照晴空”看似平平之语,但一个“天镜”绾合了李白与苏轼(两人都是爱月之人),故而后面这一句的推出简直势如流水。“李白乍来又坡老”,似乎什么也没说,但什么也不必说了:李谪仙何等人物?苏坡仙何等人物?他们足履所至的山水又是何等山水?你们且自去想象吧。“石钟留胜迹”单拎来看甚至有些笨相,但作下联起首一垫再合适不过,以迂缓之态调和流利之气也。“小姑依旧对彭郎”,化的是古人现成的句子,然风味更佳,在全联飒爽的气质里,又揉进了一些旖旎的风情。斯处山水滋味,自不待言矣。
叁
山又有皇帝行官,或署联云:“江澄万顷净如练;峰峙一拳高入云。”视伊作较逊,然不害为秀语也。
一点想法
为啥说比尹秉绶的联逊呢?因为一个语出自然,一个曲尽人工。
上联还是比较自然的,化自谢眺的“澄江净如练”。但“江澄万顷”这语序一颠倒,顿挫之感就出来了。下联发力就更猛了。“峙”字直是力透纸背,“一拳”“高入云”造语更奇崛险峻。幸而金山这江这山,能稳稳把这联压住。
吴恭亨说“不害为秀语”,这个“秀”字,当是句秀吧。
肆
陶潭题安庆大观亭联云:“倚槛苍茫千古事;过江多少六朝山。”雄兀只绝六合。
一点想法
大观亭临长江,其史起于东汉,盛于唐宋,往来骚人吟咏不绝;元末更有余阙尽忠殉城之事,为此地添得许多壮色。而上联但以“苍茫千古事”一笔钩抹,个中悲喜浑茫莫辨。下联转写眼前景物,然下“六朝”二字,顿觉化实为虚,滋味愈长。此联笔力苍劲,造境雄浑,“雄兀只绝六合”,的评也。
伍
江湘岚峰青题扬州二十四桥联云:“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都是寻常字面,一经名手烹调,便若清脆可口。
一点想法
江湘岚颇多才子气,其联多情韵翩翩,此联可谓代表。
上联化自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下联则用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所谓寻常字面,云也,水也,秋也,舟也,箫也,月也。烹调之技如何?即笔共神行,以一片清气御之。下联特为灵动潇洒,不着点尘。若要摘瑕的话,上起“胜地据淮南”毕竟有些板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