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任纳雍县阳长乡乡长时曾参加过乡长选举,并撰贴对联:
一联道出先生参加选举的目的,当乡长对他来说,只能说是利用身份,从事革命活动,为人民多办一些有益的事业。并非象那些营私官场之辈,钻头弥缝,运用财力进行贿选。他视得失与荣辱为草芥,体现了有识之士的磊落胸怀。
早在1940年张愧陆先生还在大定中学读书之时,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在欢送青年学生从军抗日大会上就撰联:
鼓励从军青年同学,投笔从戎,请缨杀敌。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上战场杀敌立功,保家卫国,驱逐残虏。满腔热血为民族而洒。一颗丹心为国家复兴而献。联语洋溢着爱国爱民之情,才思敏捷,对仗极为工整,浑然天成。惜乎自己因年龄小,不能投入杀敌队伍,为国家民族杀敌立功。但以笔为刀枪,在后方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团结民众,抗日到底。
张槐陆先生的家乡在义中河畔,那里一河穿流。两岸生机,四周青山紧锁,千家绿竹摇凤。春夏秋冬各有风光。民风纯朴,文化发达,是全县文人荟萃之乡。他生于斯,长于斯,游学他乡而爱故里之情不忘。1942年他读书归来,面对家乡大好风光,曾题《村居四时乐》撰书成联,一时传颂四乡八里。联云:
春:
夏:
秋:
冬:
村居乐,村居四时乐,好一派田园风光,跃然纸上。爱国爱乡,家乡的自然美景融进了作者的无边胸怀,以情为依托,抒发胸中的抱负。感叹时局维艰,凌云未展,才气难抒。十几岁的青年,如此笔锋老成。语言新颖,至今仍为父老乡亲们不时缅怀,并以之作为教育后辈的典型。1944年古历六月初一,纳雍县伪县长李文经在东城乡制造了一起惨绝人寰的冤杀惨案,一共杀死苗民老幼四十余人,并把人头背到县城示众。本案起因是该乡乡长张仲福(穿青人),恐苗族头人陈少清与自己争乡长当而到县诬告陈聚苗民造反。伪县长因爱贿而不查事实真相,派保警队长赵仕仁率队进剿。苗民群众避于岩洞中,保警队用枪威逼,出来一个杀一个,老幼杀尽。此案一时惊动全省,广大人民为亡人痛泣。作为政府要员张愧陆先生,不畏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力主为民伸冤,并写下了《水东惨案感赋竹枝词》和对联贴于县政府大门,号召民从为苗民雪冤报仇。
诗中有句云:
同时的纳雍名士,北大毕业生陈金华先生也题诗于县政府大门:“血染东城草木愁,苗民老少一刀休。此案若凭包公断,鬼门关上要还头。”一时间,东城惨案引得纳雍阴风惨惨,张先生及各地方有识之士的诗战斗的檄文和鸣冤的状纸,惊动了当时的省,地大员。为顺民情,免激生变,只得将凶手枪杀,县长免职而不了了之。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对张先生为民伸冤,不畏强暴的精神经常缅怀。
张先生任纳雍教育科长期间,为振兴家乡文化,多培养对国家对民族有用人才,费尽心血;多方筹办各地乡村小学,大量培育师资力量。经常下乡体查民情,所到之处,人们争相请他题写对联。1946年他的诗中曾经有几副:“村居联”,描绘农家村居生活。
张愧陆先生爱憎分明,不论亲疏,一贯痛恨地方恶势力鱼肉乡里,骄横跋扈,目光短浅,不顾后尘。其叔父张保合曾任地方保长多年,劣迹显于乡中,死时张先生亲撰灵堂对联:
此联一语道破亡人一生概况,作为侄子的他也只能这样对待了。当时族人也曾议论,但先生不愿作多解释,叫他们自己理会。
张先生虽然生前爱撰写对联,有求必应,但因世事沧桑,人物多故,留下不多。人们对他的对联除欣赏其书法外,其联语多真实可信,感情真挚,神态自如,朴实自然,明白如语,广为流传。为家乡对联艺术的振兴起到了典范,为后来的人们撰写对联作出了榜样。
注:选自《沙包文史(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