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可读
吴可读(一八一二—一八七九),字柳堂,甘肃皋兰人,由举人官伏羌训导。道光二十八(一八四八)、二十九年(一八四九)任伏羌训导期间主讲朱圉书院。道光三十年(一八五零)成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丁母忧,归讲兰山书院。同治四年(一八六五)春再入都,补原官。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补河南道监察御史,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冬因劾成禄降三级调用。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返里重讲兰山书院。光绪二年(一八七六)起用为吏部主事。光绪五年(一八七九)以死谏慈禧为太皇太后而废垂帘听政殉国。《清史稿》有传。著有《携雪堂诗文集》,其中《携雪堂对联》部分收联八十七副。
吴柳堂任职伏羌训导期间留有诗联多首(副),经历史之变迁,几荡然无存,所幸记于某些典籍者以及有心人抄录者尚存有七副,聊可窥斑见豹,一览其楹联艺术之精妙。
伏羌石作子祠联:
共仰孔门高,问颜曾七十之徒,何处最多佳士;
休言秦俗悍,除邹鲁三千而外,此间尚有传人。
此联为伏羌石作子祠所撰,上联以询问之口吻着笔,下联以箴劝之态度立言,秦俗除悍而外,此间大有儒雅的孔门传人尚在。石作蜀学成返乡后,大力宣扬儒家学说,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为三陇一带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此联足以为偏僻边陲之地壮色也。
伏羌石作子墓联:
梓里访遗踪,看空庭草碧,荒冢花殷,何处是唐封宋赞;
杏坛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春风。
吴柳堂到石作子墓祭拜,当时墓地荒芜不堪,仅存墓址。看到的是“空庭草碧,荒冢花殷”,他不禁自问“何处是唐封宋赞”?徘徊在先贤墓地,遥望渭水萦回而下,听到“渭水莺啼,陇山鸟语”,他感慨而自信地说“此中有化雨春风”。此联系马蹄格,上下联对仗工稳,即景即情,上联设问,下联作答,催人深省,启人深思,不愧天下名联,让人回味无穷。
此联入编《清联三百副》。入编该书的甘肃籍人士只有二人,另一人为皋兰人刘尔炘。该书收录清朝一百五十五位联家三百零二副楹联,代表了清联的最高水平。石作子,即石作蜀,今甘肃甘谷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清代《伏羌县志》巩志、周志都有记载,名列人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石作蜀,字子明。”唐赠石邑伯,宋封成纪侯。吴可读在清道光年间任伏羌训导时,撰《石作子墓记》:“墓在伏羌,又有秦祖、壤驷赤,孔子七十二徒,陇得三人,墓今荒芜不堪,仅存墓址。”并撰有石作子祠联及墓联。此两联对证明石作蜀籍贯意义极大。
胡君复的《古今联语汇选》中也有石作子的记载。(胡君复,江苏省武进人。生卒年月不详。约于清朝末年出生,民国初年曾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著有《古今联语汇选初集》《古今联语汇选二集》《古今联语汇选三集》《古今联语汇选四集》《古今联语汇选补集》等联著,是近代规模最大的联语集成本,对保存楹联和书法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古今联语汇选》中并且有“原跋:石作子,名蜀,墓在伏羌。又有秦祖、壤驷赤,孔门七十二贤,秦得三人焉!墓今荒废不堪,略存基址。生斯地,官斯地,责也可无意乎。”的记载(与上段文字个别字句略有不同,然意思一样)。
挽王家祯妇联:
有妇能成仁,才待英风膺紫诰;
是谁发苛心,忍教贞魄滞黄泉。
王家桢,字固之,与王心如先生同时,十几岁入泮,年较小,一时有大王小王之称。才名籍甚,英年嗜学,吴柳堂训导深赏之。内行纯笃,人无间言,秋闱时溺渭死,年甫二十,合邑无不惋惜。妇蒋氏有遗腹,及期生男,矢志抚孤,孝养舅姑,未几,子竟殇,遂自缢。王家祯妇蒋氏殁后,吴柳堂先生撰了此联,全联读来令人潸然泣下,唏嘘不已。
伏羌何烈女祠联(一)
将伯妾何曾谢?邻翁耿耿丹心,同此侠肠一副;
嗾獒儿岂暇看!座上狰狰黄耳,也添佳话千秋。
此联《古今联语汇选二集·祠庙三》有载,原跋:烈女年十四,山寇发一贼入室逼之,忿骂遇害。邻人杨叟来援,傍一犬旁突啮贼,均死贼手。今祠中像一老翁、一犬于左右云。将伯(qiānɡbó):《诗·小雅·正月》:“将伯助予。”毛传:“将,请也;伯,长也。”孔颖达疏:“请长者助我。”后因以“将伯”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或向人求助。“嗾獒”指晋灵公嗾放獒犬欲杀良将赵盾之事。他放獒犬是行不义之事,而救何烈女之獒犬行的是大义凛然之事,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遗臭万年,后者佳话千秋。
伏羌何烈女祠联(二)
落月听啼乌,香草吟成,应有芳魂依故里;
夕阳来立马,残碑读罢,愧无妙句拟中郎。
落月啼乌,芳魂依故里,夕阳立马,妙句拟中郎。上联即景,下联即情。上联肯定芳魂不朽,长存人间,庇佑苍生。下联是说作者读罢历代先贤所题咏的碑刻,自愧写不出像蔡中郎那样好的句子来追念烈女。全联对仗工稳,意境超迈,犹如一幅凄美的图画,反复读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何烈女祠在伏羌城西十里,明万历四十年邑令王从善创建,绘像其中。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邑令邓必安捐资重修。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夏在十里铺狄家庄官道南何烈女祠侧立有“何烈女故里碑”。宣统邑令雷光甸亦修葺之。明末清初邑人王羌特作《何烈女传》。历代名宦乡贤多有题咏。王羌特《何烈女传》曰:“烈女名武英,何景元女。早丧母,事父孝,年笄未字。嘉靖甲午流寇入其家,家人皆遁避,女被撄。贼悦其色欲污之,女骂拒弗从。贼温言款慰,又弗从。胁以刃,终弗从。骂益厉,遂刺杀之。方刺时,有黄犬啮贼股,拽七八步。邻人杨景和奋救,贼并杀之。万历丁巳,县令王公从善暮过其乡,狂风忽起,月影中仿佛见一女子,若泣诉状。询诸里人,盖烈女死节处也。遂为立祠,绘像其中。女生山谷穷乡,身未亲保妇之训,目不习壼教之书。乃义不受辱,骂贼而死。即古之清风岭上、明月井中岂有过与?呜呼!杀身成仁士大夫之所难而竟得之蔀屋女子乎!”
伏羌大像山三官殿联:
历万世以尊三,熙载厘工,九土平成开帝典;
分六师而得半,宣猷布化,一编终始括周官。
三官殿奉祀三官大帝。中座为天官,即上元一品天官赐福大帝;左边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右边为水官,即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三官神源于原始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东汉时早期道教吸收传统的民间信仰,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很高。道教认为三官是指尧、舜、禹三帝,为元始天尊气化成。
熙载:指弘扬功业。厘工,厘清工作职责。《尚书·舜典》:“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孔传:“载,事也。访群臣有能起发其功,广尧之事者。”帝典: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篇。六师:指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尚书·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曾运乾正读:“六师,天子六军。周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师。”宣猷:指施展谋划与方略。周官:《尚书·周书》的篇名。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受万世尊崇的三官,熙载厘工,宣猷布化,在《帝典》和《周官》中可以看到他们伟大的功绩和圣明的德性。此联娓娓道之,对神明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善莫大焉。
挽田蔚峪太史联:
人民城郭是耶非,倘逢太史魂归,道有客来寻旧约;
弦管笙歌今似昨,此去长安花发,怅何时克续前游。
田树桢,字蔚峪,甘肃巩昌府伏羌县(今甘肃甘谷县渭阳乡渭水峪)人。清嘉庆己卯副榜,道光辛卯(一八三一)举人,道光辛丑(一八四一)进士,殿试二甲,翰林院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善书法,娴绘事。蔡家寺中有其所书匾额。卒于京,年五十三。著有《礼心编辑要》《寻乐亭文稿》《木天清课赋钞》《芸馆寸香诗钞》《正气度人经法帖》等,皆散佚无存。此联语句缠绵,充满无尽的哀思,吴柳堂先生与田蔚峪太史的深厚情谊尽显其中。
二、雷光甸
雷光甸,陕西省渭南人,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进士,曾任伏羌知县。其楹联作品存者亦是凤毛麟角,颇为珍贵。
伏羌大像山伏羲殿联:
从一画开天,说什么虫书鸟篆,梵宇佛经,到卦台前齐俯首;
继三皇立极,看后来商质周文,帝升王降,于史册上见传心。
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 之第一画,乾为天,故谓“一画开天”。虫书:秦八体书之一。王莽变八体为六体。又名鸟虫书。鸟篆:篆体古文字。形如鸟的爪迹,故称。梵宇:佛寺。三皇这儿指天皇、地皇、人皇。《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文雅。质:朴实。商质周文指商代质朴,周代文雅。诸多典籍记载,伏羲为伏羌人,限于篇幅此处再不赘叙。因伏羲生于大像山沙沟内之古风台,故而乡人建伏羲庙于伏羌大像山第一台,以示水源木本之意。此联系马蹄格,上下联对仗工稳,意蕴深沉。上联说伏羲肇启人文,不管是“虫书鸟篆”还是“梵宇佛经”,其意义远不能和伏羲相比,到伏羲的画卦台之前,只能谦逊俯首而参拜之。下联说伏羲继三皇而为以后的历代帝王立典则、示规范,不管是“商质周文”,还是“帝升王降”,皆沾被其泽,见诸煌煌史册,精神不朽。历代写伏羲之楹联浩如烟海,而此联高屋建瓴,气势磅礴,不同凡响,堪称瑰奇。
伏羌石作子祠联:
勿谓秦无人,曾向杏坛沾化雨;
至今关有学,同来梓里拜灵祠。
石作子祠前面吴柳堂早有楹联传世,脍炙人口,而雷光甸邑令此联亦足以使人齿颊生香。针对大家对秦人的偏见,他说“勿谓秦无人”,孔门七十二贤,天水独得三人,伏羌石作子忝列庙庭,世代瞻仰,学成回乡,淳教化,移风俗,功莫大焉。直到眼前关学依旧绵延不绝,文脉相续,代有传人。站在石作子祠前,人人当生敬仰之情,陇右儒学发轫之功,岂敢忘哉?
伏羌北街汉平襄侯祠联:
当归不归,陇上草青游子泪;
可死无死,锦江波鉴老臣心。
此联作于光绪末年宣统初年。“当归不归”对“可死无死”,句式独特,笔力千钧。姜维《报母书》有“但有远志,不在当归”句,以明其志。母在天水冀县,儿在后汉成都,终年志继武侯,劳于军务。作为儿子本应回家伺母,但他选择了忠于朝廷,所以说“当归不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遥想功亏一篑的姜维迎着萧瑟的秋风,站在物是人非的锦官城中拔剑自刎时,他那一声仰天长叹,除了英雄末路的绝望、壮志未酬之外,很难说没有一种游子思乡的悲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陇上青青草,剜心游子泪。后主投降,国家破碎,本应一死了之,然而他选择了隐忍苟活,为的是使国家死而复活,暗而复明。所以说“可死无死”,谁了解他的这一片赤心呢?“锦江波鉴老臣心”,锦江的汹涌波涛深深地懂得老臣的一片苦心。这是多么无奈而又多么壮烈令人心痛的旧事啊!全联意蕴深沉,催人泪下,不愧天下名联。
赠王心如先生联:
学锦到珂乡,仰流水高山,应惭有道;
著书满石室,读断简残编,如见先生。
王权(一八二二—一九零五),字心如,号笠云,清代巩昌府伏羌县(今甘肃甘谷)人,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举人,是晚清陇右著名学者和诗人。历官甘肃文县教谕,陕西延长、兴平、富平知县。曾掌教甘肃文昌、天水、正兴、兴文诸书院。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越,造福一方百姓,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评价曰:“伏羌王权,学问人品当代罕有,而吏治尤为陕甘第一”。其师陈世熔赠诗有云:“笔下有风云,眼底无富贵。肝胆真吾徒,文学亦高第。百代有良史,独行子当置。”于其学问人品评价甚高。李鼎文先生认为其是甘肃旧学之殿军。著有《舆地辨同》《辨同录》《典昉》《诂剩》《童雅》《炳烛杂志》《笠云山房诗集》《笠云山房文集》《秦州直隶州新志》(与任其昌合编)等。其诗主要载于《笠云山房诗集》。民国修《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中用“古文胎息韩柳,诗亦琅琅唐音”来评说王权的诗文。任其昌在《书心如集》中记载的“势捷生廉悍,神来动激昂”,也是对王权诗铿锵有力这一特点的总结,与“诗亦琅琅唐音”有异曲同工之妙。钱仲联《道咸诗坛点将录》谓王权《愤诗》和《挽林文忠公》,堪称“诗史”。其父王汝揆,道光二十年举人,后任平凉府教谕,于同治二年在陕甘同治回乱中因平凉城为回民军所攻陷而“尽节殉难”(《清史稿》卷四九一有传)。王权一门三代六举人,足见书香之盛。雷光甸对王心如的敬仰之情溢于联中,“仰流水高山,应惭有道。”“读断简残编,如见先生。”雷光甸对王心如之人品学识,至为叹服,深为相惜。观此联即可知之矣。
伏羌大像山关帝庙联:
忠贯汉家正统,赤胆未寒,偶来寻伯约遗魂,欲问蜀亡旧事;
节高大像孤峰,青山常在,惟懒见陇头残月,空嗟曹盛当年。
上联以“汉家正统”写贯穿关公一生之“忠”,称其正因如此,故虽逝多年但“赤胆未寒”,还要向后来志图匡扶汉室的“伯约遗魂”询问“蜀亡旧事”。“伯约”是甘谷籍蜀汉名将姜维的字,诸葛亮临终前曾言:“吾兵法皆授予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下联以“大像孤峰”赞誉关公的节操,“孤”即孤忠之意,“峰”喻崇高。“青山常在”寄予了世人对关公的怀念和敬仰。“陇头残月”喻蜀亡后的残山剩水,不堪回首。所以说“惟懒见”。“曹盛当年”,这儿的“曹”作甘谷方言“我”解,“曹盛当年”意思是关公当年出关斩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这些气壮山河的当年往事。联语以鹤顶格嵌“忠节”二字,突出赞扬了关公的忠贞节操,借“大像孤峰”比喻,用“伯约遗魂”映衬,将景、人、史巧妙融合,即景即人、说史论道,辞雅情深,内涵丰富,发人深省,余韵无穷。此联最妙之处正在于“赤胆未寒,偶来寻伯约遗魂”,将关公和姜维时空穿越般地联系在了一起,两位前后为蜀汉呕心沥血的忠臣相聚伏羌,握手相谈,令人唏嘘不已。此一关帝庙联一望便知是专为伏羌而写,因为伯约、大像山为伏羌所专有也。
伏羌大像山吕祖庙联:
忆昔武昌楼上,剑影笛声,共传公乘仙鹤去;
即今朱圉山前,风清月朗,分明人见白云来。
武昌楼即武昌黄鹤楼,朱圉山即《禹贡》所载伏羌名山。想当年纯阳祖师在黄鹤楼上舞剑吹笛,仙风飒飒,大家都说他乘着仙鹤飞走了,不知所终。在月朗风清的朱圉山上,远远望见祥云袅袅,端坐云端的莫非正是纯阳祖师。此联生动活泼,述往事、观来者,即景即情,情景交融,令人遐思不已。
题伏羌大像山三官殿联:
龙编鸟纪只奇闻,取诸乾,取诸坤,取诸坎,万事得其宜,变动不居,统周易凡三百八十四卦;
(应该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牛鬼蛇神笑野史,今夫天,今夫地,今夫水,一言以待尽,至诚无息,读中庸右第二十五六章。
三官殿前面吴柳堂亦有题联。此处雷光甸邑令所撰,另有创意,足堪媲美。八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周易》《中庸》皆儒家经典。《周易》共三百八十四卦,《中庸》共三十三章。其中第二十五章有“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第二十六章有“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此联系哲理性长联,非学识渊博者不能为之。“万事得其宜,变动不居”,“一言以待尽,至诚无息”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吴可读、雷光甸皆为清代进士,皆任职伏羌,皆为忧国忧民的好官,且皆善诗文、尤擅楹联,于楹联两人皆留有几副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不朽,对伏羌历史文化增色不少。故合而论之,因笔者才学粗浅,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完善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