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资讯对联讲座:和青少年朋友谈谈风景名胜联的创作

对联讲座:和青少年朋友谈谈风景名胜联的创作

2018-11-25 23:15:07山竹堂全品优学堂 0条评论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造就了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精神文明财富一部分深藏于各种古籍,另一部分流传并陈列在各地风景名胜之中。现在,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在闲暇时都愿意走出家门,奔向大自然,或到各风景点观光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从中汲取文化素养,陶治性情。旅游业的大发展,使我们每到一地都能见到一副副制作精美的楹联。例如: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安徽滁州  醉翁亭

音入妙时,如蟾宫绝调;

像传神处,拟オ子奇书。

——山西太原  晋祠钓天乐台

洞庭西下八百里;

准海南来第一楼。

——湖南岳阳  岳阳楼

万帆风汇舞;

一镜水涵空。

——天津  玉皇阁 

南宋状元宰相;

西江孝子忠臣。

——北京府学胡同  文天祥祠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山东曲卓  孔庙

一统江山功过录;

千秋日月是非篇。

——陕西临潼  秦始皇陵

青山有幸埋钟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浙江杭州  岳王墓

官成十八品;

世阅一千年。

——江苏南通  张骞故居

上列的九副亭、台、楼、阁、祠、庙、陵、墓、民居楹联,仅是我国楹联洋洋大观中的沧海一粟。这些楹联读后都能使人产生抒怀真切、回肠荡气、思古追贤、意境高远之感。而学写楹联的,到此一游后每每也会跃跃一试,以楹联的形式来寄托自己不尽的情怀,抒发心中的浩然正气。

青少年学生怎样学写风景名胜联呢?

自从北京《对联》杂志登录了我的通讯录后,一年以来我曾先后接到二三十封信,其中大部分是发自学生的,他们大都向我讨教这个问题。因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说说,根据我个人的体会,谈谈学写风景名胜联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有目的地做好写作对象即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素材的准备工作。比如深秋季节欲去北京的香山,就要首先了解香山在北京的大致方位以及此时那里的风景特色,先有一

个理性的认识。到了那里一看,哟——

落日余辉,洒满金光大道;

深秋去雁,飞出赤色香山。

——北京香山 (作者:电魂厅山)

放眼望去,落日、大道、去雁和漫山的红叶尽收眼底,此情此景能不动人心旌吗?这时的你,创作的灵感一定会油然而生,相信你会有一副佳作问世。有一位高中生在给我的信中说,他第一次到北京,游览了八达岭,看到绵亘万里的长城心情很激动,“依山起伏,长城内外葱笼一片”的上联涌上心头,但下联就不知道怎么写了,问我怎么办?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二、风景联要情景交融,触景生情。风景名胜联有多种写法,第一种是上联状景,下联抒情;第二种是上下联句中均有景有情,景中生情;第三种是单纯写景,情寓于景中;第四种是触景生情,以情为主。我个人比较推崇第二、三、四种写法。下面列举四副对联逐一作简要说明。

江山仍画里;

人物已超前。

——四川峨眉山(作者:陈数)

上联状景,高度概括的短短五字,将眼前的风景尽纳其中;下联抒情,述说我国建国后各方面的成就是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都是无可比拟的,体现出作者无比豪迈的心情。

胜地足流连,赏古树琼花清泉奇石;

蜗居可栖止,临青峰绿草碧水怪坡。

——(辽宁沈阳 作者:滴水深蓝修忍居士)

这是一副上下联单纯写景的对联。从上下联各连用四处景致的写法,不难看出作者对此地此景的心旷神恰,从而使人产生要栖止、流连之情。

户纳楚风,此地四时无暑;

门朝湘水,小楼三面是云山。

——(湖南长沙岳麓山 作者:孤峰倨坐)

这同样是一副上下联单纯写景的对联。夏日无暑气,是避暑的绝好去处;三面见云山,令人浮想联翩。虽是写景,但触景生情,情纳其中。

武略文才陷冤狱;

忠胆义肝付瑶琴

——(河南汤阴岳飞庙 作者:霍松林)

联中虽然没有涉及岳飞庙的地理环境和建筑式样,但突出地体现了作者参观岳飞庙后进一步加深的对岳飞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三、要注意修改、润色,俗话说:诗不厌改,好联也是一样,真正的名联、佳联没有一副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地修改和润色,才能提高质量,使其升华。有位青年网友,通过E-m给我发来一副游九华山的对联,请我帮他修改:

无声翠竹嘲香客;

有意彤云送晚钟。

这副对联从表面看平仄、遣词和意境都还可以,对仗也工稳,但是仔细一想就发现问题了。九华山座落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那里我曾去过多次,比较了解。烧乡拜佛是那里绝大多数人们的信仰。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尊重人们的宗教信仰而不是加以否定或排斥。那么为什么要借翠竹对香客进行嘲笑或明讽呢?再说,按当地的风俗和观念,九华山上的一草一木皆具佛意,若借翠竹来笑香客,岂不是对深具佛意的翠竹的亵渎吗?再看下联“有意彤云送晚钟”。“有意”,有什么意,不明确,特别是“送晚钟”更有问题。人死了给他送葬,俗称“送终”。“送钟”与“送终”谐音,用在此处似乎对佛山大不敬。思之再三,我对此联作了这样的修改:

无声翠竹迎香客;

有幸彤云伴晚钟。

虽然只改了三个字,但是把原联中的不妥之处做了必要的纠正,并且使翠竹和彤云更具有了人性化。

2005年由中国楹联学会和山西永济市政府联合举办了“鹊楼海内外大征联”活动。那里我曾去游览过,印象颇深。我的应征初稿是:

白日依山,鹊去随云诗未尽;

黄河入海,时飞寄意水长流。

联中借用了王之焕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好以后,开头看看好像还可以,但放了几天后再看,却感觉不大对劲。这副联虽然说是有景有情,但都十分朦胧,对大好河山中应该孕含祖国的巨大变化叙说很不突出。之后经过五六次修改,最后提交的应征稿是:

白日依山,瞻北国城乡腾骏骥;

黄河入海,孕中华民族化鲲鹏。

上下联的前一个分句没有动,仍然借用王之焕的诗句,以指明地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之母、之魂。千百年来,无论是北国,还是整个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巨大变化,眼见“城乡腾骏骥”和“民族化鲲鹏”的事实,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是多么的自豪!由于这样一改,此联终于在活动征得的15314副对联中入选;虽然没有得奖,但我认为它的质量得到了征联评委会的认可。

四、要多读多品前人的传世之作以及今人的佳联。读的时候不要一带而过,而要仔细地品学,分析其中的精华,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不这样写会怎么样;同时,自己也可以就这个题目或内容试写一副作个比较。其二,青少年学生读古书较少,掌握的历史典故不多。这方面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希望能加以改进。创作一副风景名胜对联,如果用典,会使它更雅;若活用了典故,则此联作会更加熠熠生辉。其三,初学创作风景名胜联宜短不宜长,以四至十一字为妥,短则精干、好写;长则往往显得拖沓、臃肿,难工。

上面四个方面不成熟的浅见,仅供大家参考。

二00七年七月

说明:本文中所引用的楹联均选用自解维汉先生的《中国亭台楼阁楹联》、《中国祠庙陵墓楹联》,以及中华国粹网站《楹联仓库》。

 

附:本人风景名胜联旧作(九副),敬请方家斧正。

 

为绩溪县祥云洞题

四海三江,喜看洞中黄山倒挂;

千山万壑,常凝泉下紫气盘旋。

题南昌市

城头一帜神州赤;

眼底千年赣水苍。

题滕王阁

浩歌寻鹜;

长啸御风。

昆明石林刀山火海

居身火海,清凉石里寻仙境;

直面刀山,耸削林中拜剑池。

丽江古城

长缅南诏,精筹水系名滇北;

肃敬东巴,厚积人文识纳西。

广德县天寿寺塔

羡长天正觉修禅道;

图万寿坛经鉴达摩。

淀山湖大观园

叹炎凉,古阁凌空楼已静;

明得失,荒滩换月苑尤华。

题杭州重修雷峰塔

清平乐溢传芳榭;

故事催诗寄画楼。

到普陀山

夜出民居捉月,何其乐也;

晨临佛地听禅,吾亦善哉。



 (本文选自山竹堂先生在全国首届青少年对联夏令营上的讲话)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青少年风景名胜联创作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