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史话仪征园林中的匾额楹联——以朴园为例

仪征园林中的匾额楹联——以朴园为例

2017-11-20 11:28:10未知互联网 0条评论

如果说水石花树、亭台楼阁是一个园林的躯体,是一种外在的美,那么匾额、楹联可以算得上精神层面的东西,一个好的名字和对联能让园林的层次升华,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精神享受。

匾额、楹联

匾额横置门头或墙洞门上,在园林中多为景点的名称或对景色的称颂,以三字四字的为多,有时也有两个字。仪征园林题名和书写者不少是名家。如真州东园的“东园” 为北宋四大书家的蔡襄所书;知州孙虎臣所建丽芳园扁曰“湖光”、“丽芳”。北山之巅壮观亭,米芾书扁作《赋》。明清仪征私人园林兴盛,著名的白沙翠竹江村中十三景匾额如“东溪白云亭”、 “香叶山堂”等多为当时文人雅士所命名,又因石涛、曹寅、吴敬梓等众多名家的诗而名噪一时。

仪征朴园是清嘉庆年间巴氏盐商所建,内有彝福堂、得月楼、涵碧斋、留云榭、修到吟到之馆、小鱼梁等景点,有“淮南第一园”美誉。我们以朴园的匾额为例,先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匾额。

彝福堂: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1558-1639)《幽远集》有《十七令》“金石鼎彝令人古”。但这时不仅仅是收藏之意,还含有“永久之福”之意,希望子孙万代长久幸福。彝福堂匾额是王墉的老师刘金门所题。刘金门(1760-1830),名凤诰,字丞牧,号金门,江西萍乡人,嘉庆十二年(1807)因纂修《清高宗实录》赏加太子太保,时人誉为宫本刘金门。道光元年(1821)刘患目疾来扬州就养,此匾应该是其来扬后应王墉所请而写。

水木清华之阁:《南史·隐逸传论》:岩壑闲远,水木清华。东晋著名文学家、谢安之孙谢混《游西池》诗:“景昃(昃,太阳偏西)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秋水读书轩:康熙十年(1671),由清八大诗家之一的曹尔堪(1617-1679)首唱开题,发起了一场《金缕曲》的酬唱活动,由于起始地点是在北京孙承泽(1593-1676,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官至吏部侍郎)的别墅秋水轩,故称“秋水轩倡和”。词坛元宿龚鼎孳(1615-1673)推波助澜,周在浚(周亮工之子)主持征集汇编, 一时藻制如云。大江南北参与唱和者数十,包括著名词人顾贞观、纳兰性德、陈维崧、陈维岳、宋琬、曹贞吉等,词作三百篇以上,一时蔚为大观。直至民初,仍余脉不尽。辑录成的《秋水轩倡和词》,共收二十六家近一百八十首词。秋水出自《庄子·外篇》,主要是讨论人应该怎样去认识外物,用来做读书轩名十分合适,秋水读书轩意欲子孙读书好。

得月楼: 南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范仲淹)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比喻因近便而获得优先机会,要子孙利用好的读书条件能早中科举。

留仙小馆:美景,美得堪比仙境,美得可以留仙。盖本韩湘子诗“有人能学我,同共看仙葩”意也。传说韩愈能生活自给以后,就将大哥的遗孤韩湘接到身边与自己同住,并教导他认真读书。但是,韩湘对读书进仕不感兴趣,却对访仙修道执迷不悟,韩愈对此非常痛心。有一次,韩愈在寻找外出访仙的韩湘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诗中说道:“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河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希望侄子能有觉悟。谁知韩湘回家见到诗后,也写了一首诗来言志。 诗中说:“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共看仙葩。”韩愈不相信侄子,一会能酿成美酒,一眨眼使树开花。韩湘遂撮土一盆,一会儿说:“花已开矣。”拿开盆只见碧花两朵。叶间有两行小字,是一诗联:“云横九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对侄子的本领大为惊异,只好听任韩湘离开自己,云游天下去了。据说后来不久,韩湘就得道成仙,位列八仙,就是韩湘子。 这时用其意是告诫子孙那只是传说,这里是神仙之所,景色最佳,适宜读书。

涵碧斋: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

留云榭:王安石的《定林》:“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诗人欲留流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

远香书屋:明代文震亨“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北宋郭思纂集的《林泉高致》载其父郭熙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韩拙《山水纯全集》又增一说:“郭氏谓山有三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后人合称为“六远”。元代黄公望《山水诀》参合两家之说,谓“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远香书屋还有“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唐代刘昚《阙题》)之意。

修到吟到之馆:《修身吟》是宋代诗人金朋说所作诗词之一:“克己工夫熟,磋磨日日新。形端仪表正,汤圣自盘铭。”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叫人在洗澡器皿上刻上警醒自己的箴言“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修到吟到之馆就是让子孙要每天好好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环洁辉暎: 辉暎也作晖映、辉映。宋代张功甫在《梅品》序中说“花时居宿其中,环洁辉映,夜如对月,因名曰‘玉照’”。环洁辉暎用来命名梅花之园可以说增添一份雅致。

小阑花韵:唐代司空图有诗:“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 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有真意轩:真意是指在练功过程中,能够高度集中在练功上的意念,又称正觉。所以《仙佛合宗》上说:“真意即虚无之正觉。”由于练功中通过“心中无物”、“念头不起”(《性命圭旨》)的纯正意念,才能使练功发挥效用,意教子孙排除杂念好好读书。另外一层意思是自然的意趣。 晋陶潜《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宋梅尧臣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栖烟鸟》:“推物得真意,吾将効(同效)陶公 。”

可窗:可窗出自宋代张抡《霜天晓角·晓风摇幕》中说:霜天可窗寒影,金猊冷,翠衾薄。晚唐·段成式《闲中好》 :坐对当窗木 ,看移三面阴。一扇轩窗依靠,便可以静静的守在阳光下看树荫一寸寸的移动,宠辱不惊。

绿窗人静: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绿窗本意是陋室之窗,这里是自谦之意,也有开窗见绿之意。

鉴心:《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杨伯峻注:“‘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谓河神鉴之,《晋世家》译作‘河伯视之’是也。”后遂用作誓词,表示信守不移。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清光大来:南朝·齐·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饫终日,清光欲暮。”唐· 崔备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明·刘基 《雪中》诗之二:“移床漫向明牎下,图得清光好照书。”清光是指月光的光辉。

隐岩:出自谢灵运的《山居赋》:愚假驹以表谷,涓隐岩以搴芳。意即愚公借住在驹阜山谷,涓子隐居在宕山之岩以采摘花草。

鉏经:《汉书》的“带经而鉏”,主要讲汉朝倪宽与朱买臣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故事。

曼陀罗室:藏传佛教术语曼陀罗或称满达、曼扎、曼达,梵文:mandala。意译为坛场,以轮圆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

岑华亭:岑,《说文解字》中指“山小而高”。“岑华山在望,回绕碧琅玕。风过忽成韵,客来都倚栏。秋心映虚白,春信有平安。试看龙孙长,青云上欲干。”

棣萼相辉之室:《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鄂不即萼柎,花萼与花蒂是也;韡韡即光明美盛貌。孔颖达疏:“华、鄂相覆而光明,犹兄弟相顺而荣显。然则凡今时之人,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也。”巴光诰、巴宿崖兄弟与还园未成而逝的三弟完成先父的遗愿合力建朴园以供子孙读书,也是要求子孙和睦相处,不忘彼此间的兄弟之情。

在仪征园林中还有好多的楹联。这些楹联也很有品位,令人回味悠长。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进节张帖于门上的“春联”。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演化而来。楹联发生于明末而盛行于清代,而这一时期也是私家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江南盐商园林。明弘治间知县徐淮鼓楼联刻:“长江南绕形真胜,蜀岭西来地最灵。”真州察院,旧为盐政按部时掣盐公所,内有戏台。曾燠有集句联云:“粉泽大猷,元黄裨说;云霞万影,丝竹千声。”戏台联之庄丽,无逾此者。 郑板桥题仪征江村茶肆“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程氏真州“七星草亭”, 孝廉黄盛修撰楹帖云:“潮通半湾路;花覆七星泉。”仪征清代画家尤荫所居“半湾草堂”,当时扬州太守伊秉绶题曰“青石菴”,又赠楹帖云:“露从今夜白,人与此堂高。”而天池边上的增园内有联:“高山仰止,大河前横”。1842年太谷学派北宗传人张积中在仪征建小王屋山居,张积中说“岁在壬寅,卜居于小王屋山,筑而居焉”,“自我壬寅,始移居到此乡”小王屋山居内有楹联两副:一个是“卧看竹影心如水;饱听涛声意在山”。一则是“此外略余载竹地;就中多坐会心人”。 萧园胡作梅(1653-1718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官至礼部侍郎)题联,“初日弄晴红近树,好风吹水绿平畴”,郑昱(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布政使)则作联“远水兼天净,群山入户清”。这此楹联不仅仗工整,而且十分贴切,为园林增加不少文化味。

在朴园也有好多楹联,但留下来的不多,最有名的当数牡丹厅一联:《楹联丛话前编》载吴山尊题友人别业楹帖云:“禄水漾丁帘,增我辈闲中风致;名园依丙舍,祝君家看到云仍。”友人别业即巴园,本茔地(丙舍)相近,故对语有“丙舍”云云。园中牡丹最盛,原作“花节过丁香,喜我至刚逢谷雨;名园依丙舍,愿君家看到仍云。”盖语语关照牡丹,而“丙丁”、“云雨”,属对尤为工致也。吴山尊(1755-1821)是安徽全椒人。名鼒,号及之,一字山尊,号抑庵,一作仰庵,又号南禺山樵,晚号达园。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侍讲学士。花卉笔意清挺,近陈淳,山水学王原祁,兼工人物。善书,工骈体文。擅山水、花卉、人物。清代叶廷琯在《鸥陂渔话·吴(山尊)敏捷》:“ 山尊学士,天资敏捷……所作或瑰丽铿锵,或寄倔排奡(刚劲有力、豪宕),无不各得其所。”黄右原曰:“从来联语,纸书居多,或刻以竹木,或用漆加云母石,且有嵌牙玉者。至吴山尊学士,始出意制玻璃联子,一片光明,雅可赏玩。惟字画不能无反正之嫌。学士又运其巧思,使之表里如一。” 这个联除了说朴园是建在祖茔,他在谷雨来时花香外,还表达了一种祝愿,就是希望主人子孙万代。云仍亦作“ 云礽 ”。《尔雅·释亲》:“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刘逸生注:“云礽,遥远的孙辈。” 仍云则形容子孙蕃衍。唐冯贽在《仙杂记·上元影灯》:“又各家造芋,郎君食之,宜男女仍云。”云仍也好,仍云也罢,意思基本相同。 朴园内应该还其他楹联,可惜还没有被发现,不能不说有些遗憾。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仪征匾额楹联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