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面子问题 | 敦煌景区市区的楹联怎么啦?

面子问题 | 敦煌景区市区的楹联怎么啦?

2020-04-13 23:03:10远近当代敦煌 0条评论

2019年敦煌文化旅游有一件大喜事,就是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据笔者了解,全国能获此殊荣的县市不多,甘肃也仅有三家,敦煌是河西走廊第一家。获此荣誉称号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敦煌是古代边塞诗词发源地;二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源远流长;三是近几年敦煌在弘扬诗词文化上的努力和成就。

然而,伴着这个喜讯,也遇到了一件尴尬事。这几年,一直有游客和文化界人士反映:敦煌景点和城区的楹联有大问题,不少楹联对仗、平仄不规范,意蕴内涵欠佳,与敦煌历史文化名城声名不相符。

下面是《中国楹联报》2014年11月28日刊登一篇文章(作者:黑龙江/鄂明尔)。现抄录如下:


今秋,我与一书法家朋友去甘肃敦煌游览。离敦煌不远处的鸣沙山边有一弯月牙泉,月牙泉边建了一片亭子,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月泉阁旁殿有联曰:“聚粒沙而成山,无欺自安; 汇滴水以为泉,有容乃大。” 书法写得很好。可遗憾的是,除上下联挂反了以外,这副联的关键句脚“山”与“泉”,平声对平声,没有平仄相对。“无欺自安”的“欺”和“安”,无论古声和今声,都属平声,没有平仄交替;而“欺”与下联的“容”,平仄也不对仗。声律不协调,这是对联大忌,是病联。

再看看月泉阁正门楹联“ 除却灵池何处觅; 茫茫千里尽平沙。” 这是诗句,怎么能当对联用呢?上下两联无一处对仗,这就失去了对联艺术的美感和意义。“平沙”一词,也与环抱“灵池”的鸣沙山景物不符。如果认为这个诗句的意境尚有可取之处,那么试做修改,看看如何,“湛湛一湾澄晓月; 茫茫千里响胡沙。”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亭阁,重建至今已二十余年,悬挂着的这些楹联,已被无数游人浏览过,实在是大煞敦煌风景。

2018年,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给敦煌市市长专门写了一封信,对敦煌党河风情线景区以及市区部分楹联对仗和平仄问题提出了质疑和建议。

他在信中说:“我之所以在您百忙之中打搅您,是因为城市形象有美中不足之处。主要是建筑物上镌刻的楹联文字很多都与《联律通则》(中国楹联学会2008年10月7日公布实行)不符。若给“打分”,只能是不及格,恕我直言......试举二例:如沙州党河风情线上的巨型牌坊联。‘一弯碧水弦上月,半壁明镜引游人。’此联除字句对等外明显的缺陷是词性不对品,“弦”对“引”是名词对动词,结构不对应,节律不对拍,(弦上月对引游人)。又如党河风情线的一个亭子联:‘虹雾乍现沙洲日新月异,鱼跃龙腾故郡风调雨顺。’此联不足之处是:词性不对品,“乍现”对“龙腾”,结构不对应,节律不对拍,关键是平仄不对立。“雾”对“跃”、“异”对“顺”都是仄对仄。尤其是违背了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的“联律”要求。”

另外,有一位名叫丁巴图的外地历史老师,也多次反映敦煌景区、市区楹联的问题,他还专门找到敦煌某景区领导和《当代敦煌》微刊主编直接表达自己的建议。

2019年10月,中华诗词学会组织诗词名家来敦煌验收“中华诗词之乡”的创建工作,也发现敦煌景区和市区部分楹联撰写不规范的问题。有位老先生说:中国最早的楹联雏形出自敦煌莫高窟,敦煌楹联文化博大精深,且丰富浓郁。但近几年楹联撰写不规范的问题比比皆是。当然,此类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的景区也曾出现。但敦煌作为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城市,而且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应该注意并加以纠正。

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又称对偶、门对、春贴、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其独特的文字艺术形式。楹联,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骈文与律诗是楹联的的两大直接源头。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楹联文化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汉语言对句艺术和民俗文化的综合体现,内容有人生哲理、治家之道、景物描写等等,有春联、庆联、挽联之分。除声律美、意境美外,还要讲究书法美和形式美。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大价值。

去年,笔者和几位诗友相约到鸣沙山.月牙泉采风。发现游客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例如有幅楹联“除却灵池何处觅; 茫茫千里尽平沙。”这是清代文人朱坤《月牙泉歌》诗中的一句,根本不是对联。还有“沙山风林远;古泉云影近。”平仄不符合楹联规则,“黑风不动此沙山如镜如钩水月湾;番影驼铃多壮客人间何处更非凡。”词性完全不对仗,完全不是楹联格式。敦煌市区的不少楹联同样存在问题。如:街心花园新世界商厦门口一幅楹联“沙州沧桑锦上添花昭丽日;琵琶反弹与时俱进拓新天。”此联中“沙州沧桑”与“琵琶反弹”“锦上添花”与“与时俱进”词性不工,平仄不工,完全不对仗。再比如敦煌公园大门口这幅对联“丝路古郡花落雨,名城敦煌伎乐天。”此联不符合楹联规范,联律不工,上下联毫无关系,且意思相近。另外,敦煌风情线、敦煌古城、三危山景区等处的楹联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规范之处。

据笔者统计,敦煌景区、城乡现有的楹联中,有多一半楹联存在撰写不符合楹联写作要求的问题。总结起来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对仗平仄韵律不规范;二是制作不精美,部分新作楹联立意不深,质量不高;三是有些上下联倒置挂贴;四是部分景点还没有楹联,长期空缺。

笔者翻阅历史,发现在明清时期,敦煌遗留的一些诗词、对联,如苏履吉、雷起鸿、吕钟、张志等老先生们撰写的楹联,无论从对仗平仄韵律上,还是意境内涵上,都十分工整隽永,堪称佳作!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非常值得今天的诗词楹联爱好者学习。

笔者采访还了解到:敦煌曾有一个乡镇,要建设乡村文化长廊,请了一位当地著名作家,撰写了不少楹联,制成牌匾悬挂了出去,结果被行内人士发现好多都不符合楹联写作要求,有的连起码对仗平仄都不对。曾有一单位领导很热衷敦煌文化,想出一本敦煌楹联的集子。亲自组织人力费了好大劲收集了敦煌各个景区和市区、乡镇的楹联几百幅,并打印出来,准备出书,结果发现很多楹联都不符合楹联创作要求。甚是无奈,只好不了了之了此事。

敦煌景区和市区、乡镇楹联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分析原因,主要是领导的问题。有的领导有弘扬敦煌文化的热情,但对诗词楹联缺乏研究,请的“专家”又是“半瓶子醋”,于是就酿成了此事。想想,一幅楹联,请书法家写出来,请篆刻匠刻出来,找人做成精美牌匾,应该也会花费不少时间和钱财。挂在那里若不规范,劳民伤财不说,关键是贻笑大方,有煞风景呀!

一个场所悬挂什么文化招牌,作为主人自己要先搞清楚。我们不能一味强求你必须挂楹联。喜欢自由诗,你就挂自由诗;喜欢打油诗,你就挂打油诗;喜欢古诗词,你就挂古诗词;但你门口既然挂的是楹联,是左右两幅很对称的文化,那就必须合乎规范,不能随心所欲吧。

在敦煌,弘扬楹联文化很有意义!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去热情弘扬,创作。但笔者建议:如果你不懂楹联,请多请教懂的人,比如敦煌就有不少诗词楹联创作的人士;如果你喜欢楹联,请别急着撰写,请先静下心学习一下;如果你对楹联缺乏研究,请多和专业人士斟酌推敲,然后再篆刻悬挂吧!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面子问题敦煌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