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小熬浆糊:撷影采风写楹联(趣话之六)

小熬浆糊:撷影采风写楹联(趣话之六)

2019-01-15 23:16:47小熬浆糊鸿渐风 0条评论

没有哪种文学样式能像楹联这样,集文学、书法、装饰(有时还包括镌刻艺术)于一体,并触目可见,无处不在。尤其在宗祠庙堂和风景名胜地,楹联作为一种空间艺术,视觉艺术。既是历史,又是美学,有时甚至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楹联赋予景物生命,楹联是亭台楼阁的精魂。

 

所以,人在旅途,少不了与楹联邂逅;景区建设,楹联也几乎是必备项目之一。这才有了我们最近的景区行。

 

去年岁末,应武汉市作协副主席、作家金戈教授之邀,去了武汉附近的一处山野风景地,这是个开发中的景区,需要给景观命名并撰写楹联。同行的除金戈教授,还有市散文学会会长、散文家任先生,以及景区策划专家徐先生,书法家朱先生,以及当地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青年诗人翟美女等。阵容颇为可观,除了我这个无组织无纪律的散淡人。

 

景区在黄陂,与木兰景区毗连,一条溪流从山脉间蜿蜒而下,。主景区依傍这溪流展开,几处景观高低错落,已经建得像模似样,不逼仄,有山有水有故事,真心不错。景区内的酒店很别致,系在路边山坡上建的多栋连排小屋,每栋门前均有独立小院。周边地势舒缓,山也不高。倘若景区的市场定位向亲子游或情侣游倾斜,估计会有些吸引力。

景区一角(作者摄)



 入住后,由景区老总陪同在景区餐厅就餐,土菜土酒,胃口大开,原来是否好吃,食材第一。

 

整个下午都是在景区转悠,拍照,听介绍。晚上再接再厉“持酒战”,翌日打道回府。本来是抱着打酱油心态去的,无奈朋友有令在先,又吃得满嘴油光,回来少不得硬着头皮老实做作业。

 

景区酒店旁有座草亭,建山坡上。亭子营构简单,四周几块石头,亭下一汪泉水,几丛芦苇。景致略单调,可着墨处不多。思量一番,取名“半坡亭”,作联如下:

 

坡下芦青飘峦色;

石边泉冷浣俗尘。

 

世人皆谓“郊寒岛瘦”,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纯白描,却很“酷”。可见写景状物也不必都是宏辞丽藻类的大荤大腥,要紧的是意境与感觉。我想游山逛水多是春秋时节,城里人过来渡周末,不需要抒发豪情。憩息亭中,但见几苇芦叶青绿摇荡,脚下山泉澹冽,好歹借自然山水,消磨些许岁月艰辛,就算不负此行。

景区合影,身后隐约可见半坡亭(左一为作者) 


景区中段有座横跨溪流的在建廊桥,我们去时,一群工人正在忙活,轮廓已分明。廊桥就是有屋檐的桥,我国两千年前就有。北宋著名的“盛世危图”《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廊桥。另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有亭建在曲桥上,称亭桥。千桥之乡浙江泰顺,现存廊桥30余座,多为木拱、石拱结构。我们在这个景区看到的是钢筋水泥结构,要是建一座古香古色的木质廊桥该多好啊。人家老板不是请你来指点建筑材质与风格的,不过一声叹息而已。

 

讲桥梁故事,我们古时有“赵州桥鲁班修”,西安灞桥“折柳送别”,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明月夜”。现代有叶挺北伐“汀泗桥大捷”,“红军飞夺泸定桥”,卢沟桥“七七事变”,还有“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进入新时代又有港珠澳大桥。惟独这廊桥,似没有脍炙人口的好故事。即令是泰顺这个廊桥王国,一直把廊桥称为“蜈蚣桥”,近几年才与世界接轨改称廊桥。

 


倒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美国人,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创作了一部名为《廊桥遗梦》的中篇小说,风靡世界。该小说迄今已有几十种语言的译本,全球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并被搬上银幕。其在90年代的中国,甚至启动和促进了中国畅销书市场的形成。这部小说被誉为“给相逢以情爱,给情爱以诗意,给离别以惆怅,给远方以思念,给死亡以诚挚的追悼,给往事以隆重的回忆,给先辈的爱以衷心理解”的杰作,使人们一段短暂的恋情中看到了坚贞、永恒、理智,还有真情。

 

构思楹联,还是想用这个人们熟知的故事,于是得一联:


 野霭浮廊桥,卅年遗梦犹缱绻;

 村烟笼阡陌,一谷萦思欲霏微。

 

 写的是藏头联,因景区主打“野村”品牌。“卅年”最初写的是“圩年”,我们偶尔用“圩”来代指50之数,小说写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距今已50余年。但心存疑惑,谨慎起见,专门寻找根据,翻检《辞源》、《辞海》,甚至查了《康熙字典》,均没找到“圩”字有“50”的义项,于是放弃。说“卅年”,是指该小说成书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写的是三十年前的往事。 


电影《廊桥遗梦》剧照


廊桥两头都有柱,还得再写一副。廊桥一边是菜畦,菜畦边有一幢开放式厨房,说是准备弄一个游客自己采摘、自己烹饪的自助野炊项目。另一边则是一座酒庄,曰“酌道酒庄”,经营者雄心勃勃,说要打造省内首屈一指的藏酒基地。于是另一联为:

 

桥旁酌道,聆空谷足音可有;

畈里绿蔬,比漫山秀色何如?

不知这类意态散漫、迹近调侃的笔墨,能否入专家法眼。

 

一般景区或名胜地,屡见有长联,将周遭百里景致、上下千年故事一网打尽,以壮声色。该景区大门并未有廊柱、门楣之类的设计安排,楹联竟无从附着。但景区内酒店大厅正面墙壁敞阔,正好题联。赖有金戈教授前期对景区内外景观和历史资料的仔细搜罗考证,凭藉这些材料,和浮光掠影的印象,草成一副长联:


上联:

十里野村,斯地独殊。喜霁岫飞虹,珠泉漾碧,香枫飘馥,银杏挹黄。叹烺烺八方,姝姝四景,无边风月纷华。且披襟登高,领略这青峦秀水,浩穰画图。依稀见木兰湖波光旖旎,木兰山黛影朦胧。此番点缀,天裁地织皆异彩;


下联:

千年胜迹,这方绝好。令唐宗驻跸,太白留诗,明祖屯兵,乾隆题句。更煌煌三隐,遒遒二程,多少俊杰炳焕。待振衣入谷,顾瞻那残垣断碣,沧桑遗址。犹似闻白龙寨鼙鼓寒鸣,白龙寺金钟呜咽。几许送迎,虎踞龙骧剩传奇。


史料中围绕景区的故事不少,实地遗迹也多,山上随处可见遗存的人居痕迹。李世民、朱元璋都曾在此地征战。李白居安陆时曾到此一游,留下 “黄鹤楼前晴川阁,白龙寺下普安桥”的诗联。传说乾隆下江南,亦曾到白龙寺微服私访,口占一联赠白龙寺住持:“黄鹤楼上吹玉笛,白龙寺内撞金钟”,这副楹联至今仍悬于庙门。由白龙寺翻过山脊,即可见残存的院落,便是当年与黄陂二程书院、甘露书院和新洲问津书院齐名的三隐书院遗址。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及其弟程颐,世称“二程”,其父曾在木兰为县令,程颢出生在黄陂,可算是当地走出去的名人了。

 

写景致总要有所本。除了一条山溪贯穿景区,靠近景区门口,还有两颗古香枫树,华盖参天,被当地村民奉为神明。景区有两万多棵银杏树遍布山野,每到深秋,杏叶凋落,随风飘舞,满山尽带黄金甲。

 

有朋友推敲拙作,说“太白留诗”三连平犯忌,“白”为平声,另外,“寒鸣”、“呜咽”,也都收于平声,而且费解。其实“白”古音归入仄声,在平水韵中为入声字,而“咽”在此读yè,亦属仄声。寺钟、寨鼓,都是带响的玩意,此二句不过是前面“顾瞻那”萧索景象后语境心绪的自然引申,和一点想象罢了。

 

很感谢朋友的热心。贾岛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句,字斟句酌,苦则苦矣,趣在其中也。

 

敬祈方家,有以教我。

(待续)

2019.元月 于武汉南湖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小熬浆糊趣话采风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