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散文 | 对联的魅力

散文 | 对联的魅力

2018-06-13 23:37:24姜善香胶东文学 0条评论

近来,偶入楹联协会群,本来懒得动脑筋的我也勤快了起来。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语义完整的文学样式。发源于我国的古诗对偶句,独创于五代,盛于明清,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联在自身发展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字数少而寓意丰。在流传过程中,又在书写上配上精妙的毛笔字乃至木刻、石刻,可谓锦上添花。因此楹联是凝缩的文学和艺术。


刚进群,就遇到以“槐花”为题的联对活动。我于是搜肠刮肚起来。要把自己对槐花的描写及感情凝进十几个字里面着实不易,况且还有诸多格式。给出的上联是“白蝶舞清风,香动三千岁月。”我对槐花的印象颇浅。每年春天只在走山道时,一丝香气扑鼻才觉得槐花已开。怀念最多的是小时候撸槐花的经历和母亲做的槐花玉米团子。


于是上网搜有关槐花的诗词歌赋或者故事。原来槐花早就是文人的爱物了,只是我孤陋寡闻罢了。白居易《夏夜宿直》中:“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寂寞挑灯坐,沉吟踏月行。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韦庄《惊秋》 中:“不向烟波狎钓舟,强亲文墨事儒丘。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原来槐花可以写的这样美妙。


看完读完,灵感也来了,“金蕊点雪韵,锦绣十里坡田。”坡田取乡野之意,让我想起童年的家乡,可是金蕊也太明艳,锦绣不合平仄。苦恼之余,我也发给朋友联对,他们也给了我很多灵感。可是自己大脑中还是凌乱。


       于是又细看槐花图片,竟发现它有黄色的蒂把很像小小的金钟。而槐花洁白,叶子新绿,颜色素雅而明净,在春天的嫩绿和千娇百媚的色彩上描画上淡雅的一笔,于是又写下“金钟点雪韵,素描九州坡田。”可是金钟又不合平仄,只好改为“绿屏含雪韵,素描九州坡田。”还是不满意,可是脑袋已经木了,眼睛也睁不开了,抬头看看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不知不觉这一个句子竟然让我对了一个晚上。不甘心地去睡觉,可是睡得并不安稳。温玉般的月光下,槐花竟入我梦来。


早上起来,想到昨夜梦境,竟又联想到黛玉葬花魂。于是赶紧起来,写下“玉光拂窗影,梦入一缕香魂”。刚写完猛一抬头,上班时间竟然到了,赶紧微信发了出去。哎,真要到茶饭不思,“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程度了?我一路走一路暗笑。小小的对联竟然这么磨人。多少年没有在脑子里这样“大动干戈”了。


闲下来,再琢磨还是没有最好的。在等老师点评时看看其他联友写的实在太精彩了。由槐花想到雨丝乡情,雪颜冰心,蜜醴琼花,翠盖野谷,碧水皓月,素衣韵妆,春秋画图,禅心劲骨……心中嗟叹不已。


 晚上点评的老师,言语温和,简单明了,一语中的,唤醒梦中人,槐乡的相思才是浓重一笔。而且老师对自己不确定的炼字马上实事求是地承认。过后还立即寻本求源,去找到出处,这种治学的严谨态度让我竖起了大拇指。想想我的这点对句的苦思又算得了什么,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忽然就有了种紧迫感,自己荒废了多少应该读书的时光。


还没等脑袋闲下来休息过来,群中又给出上句“一钩新月天如水”。此句出自宋朝谢逸的《千秋岁咏夏景》:“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这首诗画面、意境感十足。弯弯的月儿像书法中的戈勾,秀美而有意蕴。那柔柔的月光把夜空渲染得如水样清新、柔软、浪漫。引得多少文人墨客诗情宣泄、画意萌生。


联友们也文思泉涌,有的甚至一口气对出十来个下联——这样的良辰美景当是诗意无限:咏诗下棋,挥毫泼墨,抚琴幽思,剑舞侠肠,围炉夜话,边关乡情,故友参茶,杨柳老梅,礼佛悟道,孤灯把酒,两袖清风,热血豪情……


我的脑子里不断搜寻构思着各种画面。忽然想起我拍过的一组照片。那是夏天的海边,渔人码头夜晚的楼房屋檐。那些楼房轮廓都用彩灯装饰着,在夜色中勾勒出生动的线条,像船,像月亮,像尖塔,像童话。看着看着我忽然就想到郭沫若的那句诗:“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天上的街市》一下闯入我的脑海。那彩灯勾勒的轮廓真的像天上的街市了。于是就幻想着“危楼高千尺,手可摘星辰”了。给出的上句中有天如水,那么把彩灯勾勒的屋檐在夜空中的剪影当作船吧,这条船在水似的夜空中滑行,不是灯笼,是童话。于是写下“千尺雁塔影作舟”。但影有水中影之嫌,塔为仄声也不对,实在词穷了。只能先放着了。


意犹未尽之际,忽然想在这样浪漫的夜晚有琴声该多美妙。李白的那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跳入脑海。可是这样的夜晚笛声似乎不合适,最好是琴声,而且是一把上了年纪的古琴发出哀怨之曲,才能对得上那半残的不圆的新月。由古老的琴弹出那相思之曲传到千里之外,大漠黄沙,该是怎样的情肠?而三弦琴的声音再好不过了,嘶哑又高亢,那难耐的思念压抑在琴声中如丝如缕,连绵不绝。于是我又对出一句“三弦古琴曲如思。”对完自己竟哀叹很久,陷入那画面情思之中。


刚对句时会有很多疏漏或者不足。只能在以后慢慢揣摩,再去寻找那合适的炼字。也许在某一时刻,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从几次对句中,我真正领略到对联的魅力。它的魅力不在结果,而是在对句过程中那美妙的体验。我真正体会到遨游天地,与文学魂接的曼妙,真是神迷意醉。


       后来我把这两个出句给了学生,我希望学生能对出更好的。这么曼妙的文化应该由我们来传承传递。我曾经把对联知识讲给上一届学生,我也将把对联知识讲给这一届学生。哪怕将来他们没有去做这件事情,但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刻,他会想起老师曾经给他讲过对联,而他们也将讲给他们的孩子们听,我想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


对联是中华国粹,从诗词中提炼,从文学中汲取,从生活中感悟,从情感中体味,从灵魂深处去共鸣。在这个美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自我情感的提升。


       学好对联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驰骋的想象。但对联也不应囿于固有的思维才能给予对联以新时代的生命和活力,让它大放异彩。


对联的魅力在哪里?我想它在想象的创设中,在炼字的推敲中,在神韵的揣摩中,在韵律的铿锵中,在中国文化的意蕴中。


文化艺术的魅力在哪里?我想只是四个字——学无止境。


姜善香,曾用名姜善莉,笔名江山里。教师,喜欢写作和书法绘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曾在《大众休闲杂志》上发表《小寄居蟹的故事》,在《烟台散文》上发表《游周村古商业街》,在散文微刊上发表《小名儿》《春天的旋律》《梅花赞》。在《作家导刊》上发表《不敢提笔写母亲》。在晨报和日报上发表《为人师,我喜欢》《梅花》。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对联散文魅力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