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创作对联的格律(二)

对联的格律(二)

2020-06-04 23:05:55有趣的学长TheStoryTeller 0条评论

上回咱们介绍了对联律句的格律,大致和诗律一致,只是在对句救的部分有些不同,自以为还是有些道理的。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下律句之外的句式——也就是散句的格律。


 ·古今音的问题· 

这个问题算是上回没有提到的一个小尾巴吧,说说我的看法。

上回咱们提到,汉字的语音存在流变的现象,所以唐诗有它所依据的《平水韵》,宋词有它所依据的《词林正韵》,元曲有《中原新韵》,再往前还有隋朝出现的《切韵》和汉代出现的《说文解字》。虽然通过一些手段,我们可以探索出古代汉字的读音(如前篇评论区大神指出“斜”字古音),但实际上现在我们现在读唐诗、宋词,包括以前的汉魏晋诗文、《诗经》《楚辞》等,已经不大可能完全恢复作者当时的语音了。所以按照《平水韵》写律诗、按照《词林正韵》填词,更多地,我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情怀,是对前代文化的致敬,是自信的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宋音和唐音已有不同,清代读音和唐代差距更大,然而宋诗、清诗依然是依《平水韵》为主流,且清民时期楹联的创作也依《平水韵》定平仄。由此观之,方今之世,有高层企图以由上至下的姿态推广新韵,恐怕只会是一厢情愿罢了。

就实践而言,有位来自北方普通话地区的朋友曾跟我说,用今音写的话会感觉仄声不够,但我还没这种感觉,因为我一直就用古音,用古音确实显得逼格要高那么一点。

当然,我也不排斥用今音,只是一份作品里,古今音不要混搭着用就行了。

说句题外的,有些地方的方言用来朗读诗词,确实也别有一番风味。前段时间小同学们曾经搞过一个系列活动,大家可以点进去感受一下各地方言读诗是什么感觉。

古田方言

山东方言

大同方言

东北方言

河南方言

闽南方言

全州方言

赣语

长沙方言

有种说法是部分地区方言里保留了入声字。但是我听一遍下来感觉大家读入声字也读得不尽相同。这就有点尴尬了,谁才是正宗?


 ·散句基本格律· 

对联的散句,在我看来,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骈文句式,一是古文句式。骈文句式的话,简单而言,需要遵从意节点平仄交替、上下相对;古文句式则只需要在句末那一个字的位置平仄相对即可。


先来看下骈文句式,比如此前曾经提到的陈治滋题奉天府大堂联:


地重│邠歧,礼乐│务还│醇厚;

学宗│邹鲁,文章│须探│本原。


四六句式,两个字一个节点,在意节点位置上的字,保持平仄交替、上下相对即可。又,奉天府大堂,李楘联:


化衍│西岐,佐治│仰参│儒雅;

风清│东海,抡才│蔚起│人文。


意节点可以不是两个字,比如阎典史(应元)祠联:


七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六朝│人物;

三千人│同心│赴义,存│大明│一百里│江山。


虽然意节点字数有变化,但依然保持平仄交替、上下相对。

到这里,所谓的骈文句式格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其中的变化,还需要我们结合更多的例子来探索。

在谈变化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领字。

 ·领字· 

领字最初是词格里的概念。因为词里面存在着一些句子,它们和典型的律诗句子的节奏不太一样,比如我很喜欢的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句: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头一句,五个字,就和五言律句的节奏不一样,因为存在一个“把”字,你得单独给读出一个节奏来,你不能像律句那样,先读“把吴”,然后读“钩看了”。这个“把”,就是领字。这句的节奏,我们用竖线│划分一下,应该是这样的:

把│吴钩│看了

竖线的地方我们会稍微停顿一下。这和上面的意节点是一个道理。

对联里也存在领字,比如江峰青题扬州二十四桥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这副联前两句都是五个字,但是节奏是不一样的,上下联“看”和“闻”两个字即为领字。我们把领字句的节奏划分一下:


看│云影│当空

闻│箫声│何处


领字的数量可以不止是一个。可以两个字作为领字,在词里比如秦观的《八六子》: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在对联里,比如张世准“不省其系为何地而署”联: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只为周郎一战,苏子两游。


也可以三个字,在词里,比如姜夔的《八归 湘中送胡德华》: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在对联里,比如宗源瀚题水吾园联:


尽楼台池馆,抵妙手成图,谁办此五世遗经、万言作赋;

视将相王侯,如飘风过眼,才消纳四围烟水、一榻云山。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仿佛看到,领字在对联里,往往是和自对形式一起出现的。本家前辈康永恒老师在《正说对联领字》(见载于《对联》杂志2019年第8期)中曾引用陆伟廉先生《对联经》中的定义:领字是指添加于一组自对前头,但其本身并不参加自对的字词或短语。其字数一般为一个至三个。偶尔有四个字的例子,但极为少见。但是领字是否必须和自对一起出现?期期以为不可。问题在于,自对前的领字相对比较好判断,但如果字词后面不是自对,那字词是否可以单独视为领字?这就存在一些意义不大的争议了。

目前学界的观点一般认为,领字格律可以不计。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的的话,似乎应该是要搞懂哪些是领字、哪些不是领字,才能讨论是否计入格律,所以非自对部分前存在的字是否为领字,还是和整个句子一起视为散句,就有些关键了。

但我觉得这部分句子,这部分词,是否当归于领字,意义不大。因为不管从领字格律不计而言,还是从整个散句格律遵照意节点平仄交替而言,都可以判断或者解释这些位置的用字。此外,即便不是领字,单从散句格律来看,某些对联也呈现出结尾四字意节点交替严格,而前一节点格律从宽的现象,这和领字格律不计十分类似。

这篇文章我本该早就写完了,两句话:1、散句格律按意节点平仄交替、上下相对;2、领字格律不计。但是拖了这么久,就是因为上面这部分总是感觉说不清——当然,可能到现在也没说清楚。初学者可根据上面两句话大致判断。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再想办法把这部分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捋清楚。

 ·古文句式· 

对联里还有一些句子,比较长,句中格律不拘,只考虑句脚平仄相对的,即是古文句式。这样的句子自清中晚期开始逐渐进入对联。举例如上回我们提到的阎锡山联:


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

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河山。


首句是律句,中间连续意节点平仄交替、上下相对的散句,最后一个长的古文句式结尾。

对初学者而言,不建议学习模仿古文句式,简而言之:笔力不够。这就和学诗一样,我特别反感类似“不合格律吗?我写的是古风”“如果我的诗出律了,请标注古风,谢谢”的反智主义选手。自格律出现过后,拟古风诗在自身格律上就有意回避律诗格律:首先你得知道格律才知道怎么回避呀。古体诗的气象,曹、应、刘、阮、陶、谢、庾、鲍,估计这些人的名字有的人都说不全,更别说他们的作品了,就妄谈古风,真是捉急。

 ·致谢· 

作为一位野生楹联爱好者,我所有关于对联的认识和理解都是来自网上。当然如果自己瞎看瞎琢磨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思考,一路走来不断有机缘巧合受到高人指点,就像练武功,郭靖遇到马钰,张无忌被张三丰指导“剑意”一样,有些人的一句话真的能省我十本书的。这篇文章,关于散句格律的思考,此前曾和乐山的贾雪梅老师讨论过。虽然最终没有得出我想要的完备结论,但还是借此机会表达谢意,同时也向所有曾经给过我建议意见、分享过资料、在各个方面提供过帮助和点拨的师友们表示感谢!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格律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