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其他对联催人奋进读书联

催人奋进读书联

2022-07-21 23:16:55刘永清联斋 0条评论

   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都很重视读书,都把读书当做毕生的事业去努力完成。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这是革命老前辈徐特立同志教导青年一代认真读书的一副名联。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读书好;

      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

       这是历尽沧桑后的古人教诲。

      读书用时方恨少;

      是非之过不知难。

      这是在强调“学”与“行”的关系。“学”是根本,“学”然后有才,有才方能齐家治国。学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读书需要刻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作过这样一副对联: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联语体现了先驱志向远大、刻苦学习、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巍巍书山,茫茫学海,唯有不断攀登,艰苦航行,才能达到智慧的峰巅,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这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先生的一副自勉联。联语充溢着他那执着的好学精神和坚定信念。他时刻把知识当作精神食粮,学习起来如饥似渴。

      清代著名学者陶澍,在湖南澧阳书院讲学时,曾这样题联道:

      台接囊萤,如车武子方称学者;

      池临洗墨,看范希文何等秀才。

      上联从澧县境内的车武子囊萤台着笔,劝生徒以囊萤苦读自勉,方能成为学者。下联据范仲淹(字希文)幼时曾在澧县读书之事,鼓励后生要效法前贤,勤奋刻苦攻读。联语表达了对贤哲名士的崇敬仰慕之情,语调豪放,用典自然。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这是清代诗人、书画家方薰为自己的居室“山静居”题联。上联表明自己以清闲自得为乐趣。下联则表明自己以读书自娱,静养身心,凸显了高人雅士之风范。静读,方能心平如水,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联语从“闲”和“静”两个方面,表达了作者不愿沾染俗气、淡泊名利、以读书自乐的平静心态和生活情趣。

      辛亥革命时期进步文学团体南社的成员吴恭亨,工诗善联。他在为家乡的龙潭小学题联时这样写道:

      龙得云斯灵,道在通权达变;

      潭之水不涸,学须穷委究源。

      联语以“龙”发端,而“云从龙,风从虎”。因而寓含聪颖的儿童若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将如“龙得云斯灵”一般,叱咤风云。然而治学之道,在于“通权达变”,在于不拘常规,因时制宜,因人施教。下联更指出,做学问要“穷委究源”,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整个发展过程,直到消化吸收,使书中的知识变成丰富自己智慧的营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陆游,读起书来如醉如痴。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睡到流年。

      简直达到了废寝忘食、不知昏晓的地步。

       古人读书“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月照寒窗,挑灯夜读,足见刻苦之至。

      读书要坚持不懈。毛主席曾指出: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这里强调一个“恒”字。既反对不顾身心的苦熬苦学,又反对忽冷忽热,要持之以恒。

      书从疑处翻成悟;

      学到穷时自有神。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学者贵疑是治学之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上联即是强调疑,也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从“疑”到“悟”,进而产生新的疑,再到新的“悟”。如此反复,定会学有所成。下联突出“穷”,强调追本溯源,穷极端涯。达到“穷极万物深妙之理”。只有穷源究委,方能出神入化,达到深邃微妙的境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和着爽快悦耳的风雨声,正是读书学习的好时光。仿佛使人看到,一代有志青年正为热心报效祖国而刻苦读书。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读书联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